近年来,我市抢抓被纳入“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的有利契机,着力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的深度融合,开辟了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新路径。当“互联网+”遇上精准扶贫,恰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其互补优势和锦上添花效应得到了最佳凸显。请关注《精准扶贫展双翼 “互联网+”促腾飞》系列报道之三:电商开进村湾——让土特产变身“金疙瘩”。
广水市在推进“互联网+精准扶贫”的过程中,突出建立与贫困户之间的一对一帮扶机制,通过签订农特产品收购协议,为他们提供在线交易、代购代销、信息服务、物流配送等服务,带动贫困户增收,也让我市的名优土特产品远销海内外市场。
广水是一个农业大市,也是小龙虾、淡水鱼、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作为农业产品外贸出口企业的龙头——湖北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近年来在余店、蔡河、骆店、长岭、应办等多个镇办建立了3万多亩基地,在全市推广养植小龙虾、银鱼、翘嘴鲌等优质水产品及高山箭杆白、食用菌、吉阳大蒜等特色蔬菜的种养殖。特别是高山箭杆白,市场价由过去的0.3元每市斤上升到现在的0.8元每市斤,仅此一项就为广大贫困农户增收80多万元。2016年该公司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
旗峰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与大自然的强强联合,将滑肉、毛豆、白花菜、虾尾等农产品销售到上海、南京等地的机场、高铁站,销售额达50万元;与松淳蛋业有限公司深度合作,销售皮蛋25万箱,销售额约750万;与鄂北米业展开合作,将广水优质大米销往全国各地;帮助长岭镇平林贫困农户销售土豆5万斤,销售额10万元;帮助蔡河镇灯塔村贫困户销售“胭脂红”桃子,21天销售额238.9万元,日均突破10万元,让贫困群众既省心又增加收入。2017年4月11日,国家发改委专家调研组赴该公司农村淘宝服务中心调研,为电商产业助力脱贫致富出谋划策。
广水市整合供销、邮政等部门资源,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150家村级电商服务站点建设给予了每家2 万元的资金扶持,依托阿里巴巴、供销社、邮政公司、三商网共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378家,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0%,形成产供销一条龙、贸网农一体化、市乡村三级联网服务,线上线下齐头并进,不断拉长的电商产业链条,将“触角”延至每个角落,实现互联网+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朝阳产业的无缝对接。
目前,全市共纳入电商扶贫贫困村35个,帮助农民网上销售40余个种类的农副土特产品。2016年销售额达300余万元,贫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00余元。2017年前11个月,实现农特产品网上销售额1.9亿元。
(记者 刘松 编辑 曾艳)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