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深度对接大别山促高质量发展

9月中旬,投资3.2亿元的广水市广悟大道正加紧完善交通标志标线等附属工程。该大道东起346国道广水市武胜关与大悟县界,西至广水市广水街道办事处光明台渠处,与我市应广大道相连接,也是广水街道办事处南环大道至京港澳高速公路的连接线,总长度14公里。“该大道是广水连通大别山,融入京港澳的民生路、富民路!”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广水先后实施了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广水段、107国道广水段改造等交通建设,形成了杨寨—开发区—广办—十里—应办—城郊“大S型”工业经济长廊和产业发展“隆起带”,打通了连接大别山革命老区县市的东西快速通道,构筑了“半小时”经济圈。

作为大别山试验区内县市,广水按照《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要求,紧紧围绕“红色大别山、发展大别山、绿色大别山、富裕大别山”建设,彰显区域特色,激活发展新引擎,构筑竞争新优势。我市坚持规划先行、谋定后动,聘请专家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了《广水市建设大别山发展规划》,围绕大别山革命老区建设策划了300多个重大项目,为广水对接大别山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基础共建、产业共育、要素共享”的原则,广水统筹谋划工业基地、东三镇两大百亿工业聚集区建设,打造对接大别山工业发展的增长极。目前,两大工业集聚区面积达30多平方公里,落户投资2000万以上项目170多个。我市注重与大别山区域产业发展配套,重点打造风机制造、智能装备、军民融合“三大百亿产业”,着力拉长、加粗产业链条,促进革命老区产业融合发展、互补发展。目前全市有风机制造及配套企业60多家,产值120多亿元;投资20亿元的智能装备产业园,年创利税4000多万元;投资12亿元的红色江山导航仪军民融合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50亿元。

为深度对接大别山旅游,广水整合三潭、黑龙潭、徐家河等“一区八景”旅游资源,积极策应河南投资百亿元的“金鸡复鸣”计划,加快筹建武胜关生态文化旅游试验区,促进武胜关试验区与鸡公山试验区“规划共绘、交通共联、旅游共兴、品牌共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以大别山核心景区为龙头,以随州大洪山旅游为依托,全面加快徐家河、三潭两家4A景区创建步伐,打造了大别山革命老区旅游新亮点。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