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义,一直任教于武胜关镇孝子中心小学。工作30年来,他始终坚守三尺讲台,与山村孩子不离不弃,因为热爱,所以无怨无悔,把自己最美的青春奉献给了山区教育和山村的孩子们。
刚一毕业,20出头的马云义就分配到武胜关镇孝子中心小学。当时学校教室只有三排,仅12名老师,110名学生,课桌凳破旧,住宿条件差……面对这些,马云义没有退缩,凭着一股年轻气盛的干劲,主动向老教师学习经验,积极参加每次教师培训,努力学习普通话、计算机。一年的时间下来,马老师不仅带的毕业班成绩优异,教学工作更赢得全校老师的称赞。
孝子店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因此担任班主任还多了一项工作,就是照顾好寄宿学生。每年新学期开学,马云义总是不厌其烦的教新生们叠被子、整理床铺、洗碗,培养学生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仅如此,因为学校师资紧缺,细心又耐心的马云义主动承担起了学校生活老师的担子,每晚守护着孩子入眠。在学生眼里,他既是老师又像爸爸。一干就是28年,马云义从没想过卸下生活老师的担子。由于交通不便,偏远地区的孩子周末有时不能回家。为了照顾这群孩子,马老师放弃了周末回家陪孩子的时间,留在学校给学生辅导作业,陪孩子们做游戏、打乒乓球,马云义的宿舍不知留下多少届学生快乐的笑声。
【同期声】武胜关镇孝子中心小学 学生:“马老师上课讲课生动有趣,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到很多知识,同学们上课听课也津津有味。下课的时候马老师踢足球,打乒乓球、跳绳,还教我们认识了很多花花草草的名字,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马云义以校为家,农忙时不能去给父母帮忙,孩子上高中没能陪伴,节假日也没能好好陪陪妻子,马云义心里满是内疚,可想着学校的孩子们,马云义不曾后悔过。他除了分管教学课程还兼职工会工作,一心为同事谋福利,谋划着如何更好地打造校园文化,把教代会的星级建设提到新高度。
【同期声】武胜关镇孝子中心小学老师 王云 :“马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在孝子店山区,把自己的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虽然学校几经变迁,同事换了一批又一批,学生送走了一届又一届,他却一直坚信着自己的信念,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的在教育一线奔忙着,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马老师对我们年轻教师还特别照顾,不吝赐教,使我们在教学上得到很大提升,在生活上嘘寒问暖,使我们很快适应了新环境,我感到在这个山区学校很快乐。”
30年间,很多教师不甘山区寂寞,来了又走,马云义也有调离大山去条件更好、离家更近的学校任教的机会,可他选择了放弃并坚定地留了下来。为此,家人很不理解,儿子甚至同他争吵,连外人也都觉得他是个地道的“傻子”,而马云义却淡然的说“我喜欢农村孩子,在山区教书更能体现我的人生价值,做一名山区教育事业的坚守者,我无怨无悔。”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