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向田野创业成潮流
“你嘴上像涂了口红一样。”“你的牙齿都红了。”11月24日,广水市李店镇雷楼村火龙果种植基地,游客们品尝着刚采摘下的火龙果,相互打趣。
这片火红的基地,是沈诗刚2015年底回乡创业建立的。他流转土地300亩,引进大棚标准化种植技术,成立合作社,带动周边一批农户学着种植,帮扶13户贫困户年户均增收1.2万元。“每亩大棚可产火龙果1000公斤,纯收入2万多元。”沈诗刚说。
如今在广水,像沈诗刚一样,奔向乡村田野创业,已成为一股潮流。
外地有志之士怀揣巨资抢滩广水乡村:浙江客商投入1.5亿元兴建十蔡线田园综合体,北京客商砸下4.5亿元打造生态养殖场……
在外的广水人回来了:陈巷镇魏以金回乡投资5000多万元,种植花卉苗木;城郊街道办事处程慧回乡创办旗峰电商公司,将广水特色农副产品销往全国各地,今年销售额有望突破1亿元……
在家的广水人也不甘落后:传奇园艺、紫昇农业携手湖北工建集团筹资20亿元,打造“多肉艺术小镇”,实现多肉植物产销一条龙;退休女干部陈全秀创办湖北金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对红薯进行精深加工……
据统计,广水目前有2800多家各类创业主体扎根农村,规模农业企业170多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3家。近3年来,广水农村创业主体年均增幅都在8%以上。
当好“店小二”培育“沃土”
11月22日,广水市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吃么思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员工紧张有序地将霉豆腐、土蜂蜜等本地土特产打包、发货。“这里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公司负责人彭勇波说,公司2016年进驻时,孵化基地在资金、管理、销售等方面提供立体化帮扶,如今公司年销售额已突破1000万元。
每一个创业的种子都要精心呵护,每一个创新的点子都要倍加珍视。广水出台政策主动当好“店小二”,致力培育农村创业创新的“沃土”。
搭建孵化平台。我市投资3000多万元打造“梦想小镇”及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对入驻企业和个人,给予3年“三免一补”(免房租、免水电费、免宽带费,创业补助)等资助。
真金白银扶持。我市设立创业创新基金1000万元,对大学生创业人员每人一次性补助1万元;加大信贷支持,对符合创业条件的返乡下乡人员给予最高10万元担保贷款。近两年,我市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156笔1886万元,带动创业180余人、就业680人。
实地培训辅导。我市选取18个知名农村创业创新企业作为示范基地,实地培训和辅导返乡下乡就业创业人员4520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职业经理人1461名。
完善农村物流。我市建成阿里巴巴、邮政、供销等大型物流配送中心,整合知名快递公司物流资源,基本实现物流进村全覆盖。
今年5月,广水成功跻身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市,这些经验作为范例向全国推广。
“创新之犁”耕耘新希望
10月11日,全国第八届“金悦杯”甘薯擂台赛在金悦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进行。国家甘薯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在全国筛选48个甘薯(俗称“红薯”)品种,由金悦公司统一种植、管理,最终筛选出13个优质品种落户广水,亩产最高可达1800多公斤。
“这些新品种淀粉及花青素等含量高,可满足公司新产品的研发。”金悦公司负责人陈全秀说,国内市场上胶质纸所用胶质均是化学胶剂,成本高还造成环境污染,公司研发的红薯变性上浆涂液将取代化学胶剂,绿色环保,填补国内空白。
科技“上山下乡”,创新“破茧化蝶”。在广水,大自然农业实业有限公司与省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携手攻关,取得了“小龙虾苗种规模化繁育技术”等3项科研成果,获得美国FDA和欧盟EEC认证,连续4年获得小龙虾仁对美出口零关税资质。去年,该公司出口创汇3500万美元。在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下,全市小龙虾养殖面积突破5万亩。
目前,广水已开展农业创新项目20多项,这些项目获得国家专利11项、科技成果5项、科技计划项目立项3项。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木汐 通讯员 李明清 彭晓华)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