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粮油盐储备均在一个月以上,确保供应“无死角”

2月29日下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召开第35场新闻发布会,介绍目前武汉市生活物资保障等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武汉市粮、油、盐储备均在一个月以上 

武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徐洪兰介绍,目前武汉市主要生活必需品的储备上,粮、油、盐均在一个月以上。粮食可以保障供应32天,油104天,盐85天,猪肉储备在15天以上,方便面、速冻食品24天,鸡蛋10天。

“可以说武汉市目前市场供应品种丰富、库存充足,能够保障全市人民的基本生活需求。”徐洪兰说。

武汉:物流、人工成本是平时3倍,推动菜肉价上涨

徐洪兰介绍,前段时间正好是春节期间,再加之疫情,带来人工成本、物流成本大幅上涨。物流成本和人工成本是平时的3倍左右,这样直接推动了菜价、肉价的上涨。

徐洪兰表示,武汉市政府对此非常重视,加大政府储备冻肉的投放力度,政府储备冻肉投放是按照低于市场冻肉价格的15%进行销售,目前政府投放的精瘦肉每斤15.5元,五花肉每斤18.5元,肋排每斤25.7元。此外,还针对低收入的群体定向投放精瘦肉,每斤10元。

武汉:已打击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339起

徐洪兰介绍,为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等价格违法行为,武汉市从1月23日起至2月28日共打击违法行为339起,其中现场责令改正标价不规范等轻微违法行为298起,立案查处41起。

她表示,武汉将进一步加大社区团购商品质量监管和价格检查,坚决打击哄抬物价、以次充好、短斤少两等违法行为。市级督察组成立了12个督导组,持续不断进行巡查,对于市民投诉、反映的情况将依法严厉惩处。

武汉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占湖北全省的73%

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阳介绍,截至2月28日24时,湖北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66337例,其中武汉市48557例,占全省的73%,其他市州17780例,占全省的27%。

湖北多地市疫情趋缓 仍要采取最严防控措施

李阳表示,目前,湖北全省仍然要继续采取最严厉的防控措施。

一是筛查甄别全覆盖。实施拉网式逐人筛查甄别,不漏一户一人,扎实做好“四类人员”的全面筛查甄别和全面收治工作,把潜伏的隐性感染者、疑似病人、确诊病人和确诊者的密切接触者找到并予以隔离。

二是小区、村庄封闭管理全覆盖。对疫情严重、确诊病例比较高的地方,严格实施小区、村的适度封闭管理,进出登记,测量体温,限制家庭的出门人数和次数,最大限度减少人员的流动和聚集。

另外,在救治环节,要按照四集中的原则,优化重症诊疗方案,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在阻隔环节,要坚决切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做好应收尽收、应隔尽隔工作。

武汉:已上报商贸流通行业9500余名员工的返岗信息

武汉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姚彬表示,为了缓解压力,武汉面向社会公开招募一批社区志愿者和商超志愿者。前者做好居民下单、物资配送和送货上门工作,后者就近安排到全市12家商超、200多家门店,参与打包分拣工作,提高配送能力。

同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帮助企业安排外卖、快递小哥集中食宿,提高外卖和快递小哥的通勤率。通过第三方购买的方式,利用在汉还没有复工企业的富余劳动力,在加强健康体检和卫生防护的前提下,签订短期服务合同,投入到外卖和快递的队伍当中。

姚彬介绍,湖北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已经印发通知,对省内必须返岗人员安全有序的流动工作进行了专门部署,优先安排武汉商贸流通行业急需返岗的员工尽快返岗,收集了61家商贸物流企业9500余名员工的返岗信息,上报到了省指挥部。

武汉着力解决特殊人群保供问题,确保供应“无死角”

武汉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汉介绍,武汉市实行小区封控管理以来,小区的物资需求点多面广、需求量大。当前的问题一是人手不足,二是需求量大。对此,一是通过全市招募志愿者,下沉党员和企事业干部,努力保障居民生活;二是多渠道解决配送问题,通过建立小区存放点,引导居民错峰有效领取;三是着力解决特困群众保供问题,特别是残疾、老年、重病等特殊困难群众需求问题,采取点对点代买等方式,确保供应无死角。

李国汉还介绍,武汉将加强对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工作,及时将患新冠肺炎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以及低收入家庭中的灵活务工人员纳入临时救助。对城乡低保对象分别以500元、300元的标准增发一次生活物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