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用力拉直,右手持刀片自上而下快速划过,表层茎叶纷纷脱落,在根部轻轻一折,抽出花茎,一根青翠、光滑的蒜苔跃然而出。3月17日,广水市太平镇猫子湖村吉阳大蒜种植基地,冯大涛夫妇“手起刀落”,娴熟地采摘蒜苔。
年过六旬的冯大涛是猫子湖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俩一人患有耳疾,一人腿脚不便,平日靠种田卖菜维持生计,吉阳大蒜是家里重要的经济来源。“今年种了1亩多地,刨去成本,纯利润预计有7000多元。”冯大涛介绍,蒜苔采摘完成后,村里统一收购,集中销售。
在猫子湖村收购点,一捆一捆的蒜苔经称重、装车后,即将发往孝感市。村主任左华安忙前忙后维护秩序,提醒村民戴好口罩、保持距离。他介绍,吉阳大蒜是猫子湖村传统产业,今年全村种了200亩,预计能产10多万公斤蒜苔。3月11日起,镇上引导经销商进村收购,目前已销售近2万公斤,惠及300多户村民。
吉阳大蒜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原产地便在太平镇。当地气温适宜,土壤粘性大,产出的蒜苔富含硒元素、水分足、大蒜素高,畅销全国各地,是该镇春季主要大宗农产品。据了解,今年太平镇共种植吉阳大蒜800亩,涉及近千户农户,预计产量可达50万公斤。由于疫情影响,对外销售受限。
围绕蒜苔“采摘等不得、收后放不得”等特点,太平镇迅速行动,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采取“自救”与“他救”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农户解决销售难题。该镇主要领导明确分工,党委书记夏礼涛出门跑市场、跑销路,镇长孙玉组织本地经营户,进村入湾“点对点”收购。全镇机关干部充分利用自身社会资源,帮忙联系销售渠道。同时,该镇还通过随州市、广水市驻镇防疫干部,反映问题,寻求帮助。
随州市主要领导第一时间奔赴太平镇,走进田间地头,调研蒜苔生长、收购、销售情况,现场办公。随州市发改委将蒜苔列入保供蔬菜清单,实现产销精准对接。广水市农业农村局协助开通绿色运输通道、科技经信局干部主动上门服务,拍摄短视频在抖音平台发布。广水市纪委监委干部黄俊精心制作图文资料,广泛宣传。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太平镇已先后与盒马鲜生、永旺超市和中百超市等大型商超完成对接,吉阳大蒜蒜苔销售渠道畅通,目前已外销5万多公斤。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赵良英、通讯员彭晓华、刘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