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晓辉:这个桃源不避秦 ——读孙德生《画里桃园》随想 2020-04-01 09:37 0 孙德生,湖北省嘉鱼县人。湖北美术学院毕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武汉名人协会理事;自由画家。武汉晴川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文联《中国文艺家》杂志2018年第8期封面人物,2018年上中国影响力人物榜名单。1 这个桃源不避秦——读孙德生先生《画里桃园》随想易晓辉春,在家躲疫。心不明,忽然眼亮,朋友圈里看见桃源村!是的,没错,我在那里战斗过三个春天的桃源村——湖北广水市武胜关下的桃源村,在孙德生先生笔下再现,水墨丹青桃源红。画成系列,大几十幅,梦境呈现,栩栩如生。画中的桃源,古朴厚重俊逸,石墙刚硬,古木沧桑。我也不知道先生几月来过村里,在村里来过几次,或是呆了多久,从桃红到柿红,从戏台到驿站,先生着笔春华秋实,坦荡大气,既有局部写实也有立意创作,大鹅小狗撒欢,生活气息跃然纸上。 想起魏晋之笔,犹如刀枪,不上前线,便放马归山,避秦乱罢。而孙德生之笔,则似万物裂缝,阳光照将进来。是春总会春惜,我在桃源村的三个春天记忆犹新。2012年,省战略规划办公室开展“绿色幸福村”示范,将“风貌自然,功能现代,产业绿色,文明质朴”十六字要义,在当时的“桃园村”系统探索。就像眼前所见孙德生先生这一幅幅国画,我那时构想的村落也绝非是一个单细胞、独立的存在,而是一种有自己个性的社会形态,不是一味的模仿,千人一面的画风。 三年的实践探索,“桃园村”洗心革面而“桃源村”。凋敝破败脱胎为生机勃勃,耕地不足换骨给了多元化产业发展,垃圾分类、污水治理、复植复绿让村庄变的美丽宜人,基础设施的提升激发了乡村旅游元素,内置金融让村庄有了内生自主动力。村口夯土墙上的一块块奖牌,见证了大别山与桐柏山交合的丘陵地带一个平凡村庄不凡的变迁。 我读过孙德生先生的拆迁系列画,感知他老人家对历史建筑摧枯拉朽的痛楚与批判。桃源村没有大拆大建,淡淡妆、天然样,保持着原有的乡村生活状态。孙先生泼墨挥毫画出了精髓:石头房屋前,古树苍劲,山石头垒砌的驳岸和踏水石,小姑娘戏水游玩;桃源戏楼上,山体写实,彩云缭乱,想必是先生穿越人生戏里戏外,体验到了命运的“亦真亦幻”,画中竟然读出丝丝愁绪;“冬去春来”的苍茫中,新绿跃然枝头萌生希望;“陡马坎驿站”就是过去的茶马古道,送茶贩盐的商人必须从这里翻身下马,休憩整理;彭二湾石房前劈柴的老卢,已经九十岁的高龄依然身体健朗,勤于劳作,山水丰沛的桃源村,是有名的长寿村啊!这个湾子的村民,还会热情的告诉你:这里有三道街,是当年最热闹的交易场所。 孙德生先生笔下的桃源村,峰峦叠嶂,云烟弥漫山体之间,小桥流水人家,画面空灵飘逸,意境美妙传神,思绪被带入画中冥想:山路带我回家,在河道的树荫下,呆呆的听溪水流动,静谧的只有光影流动,花草香拂面。大别山脉的雄浑、村子里百年石屋,千年柿树映衬出它的古朴沧桑、和谐壮美。在“柿井语林”里,孙先生画下了千年柿树王,挂满祈福的红布条,乡村文化中仍有敬畏,敬者虔诚。柿树以重墨皴枯写实,红黄的柿子点缀其间,反衬出树干的扭曲遒劲,画家感慨道:这是历史,也是穿越千年的旧梦。树下则石刻有李白在广水写下的“静夜思”,设若游人双手合十,风语喧嚣,那是大自然与人们心灵的对白! 而我,则从孙德生先生的画里,更读出了画外之音。永远记得第一次艰难开始的场景:中巴车拉来开会的一群人,摇摇头说,满目萧瑟、做不起来的。三年后,这个村子的模式,走进了国家行政学院的讲堂,走进了中国乡建论坛,8年前落地桃源的乡村振兴20字要义,如今在神州随处可觅踪迹。它的背后,有战略办徐新桥博士从神农架八百里加急赴会、北京绿十字孙君加班半月不修边幅,纳墨园林张华一行披荆斩棘踏勘村庄、修编规划,还有志愿者肖华、姚江波、李大胡子、丁华中,艾米丽、王晓燕……,惦记那些不能相见的朋友们,是你们描绘出桃源村的每个篇章。永远记得:寒风凛冽的水库大坝,铺展图纸的场景,每一块金色的石头,印证着无数匠心。来访者有人看风景,有人来问道:绿色幸福村,人均不满0.7亩的耕地,发挥叠加的经济效益,村子的人更自信了,他们懂得拥有的资源不可再生,他们懂得保护与发展并举。 乡愁是什么呢?在我的心里,去乡间的小路。山野路旁的花朵,西边山路上暮归的老牛和农人归途中的打趣儿,就像母亲的怀抱,你能肆意的撒欢,也能安静温暖,永远有舒适包容,也赋予你再生力量!遗憾大城寨不能复原、合作社规模未增、河道保水功能较差,好在断臂维纳斯,缺憾也是美!期待后来的人继续保护她,发展她!诗人魏大同感作《武陵春》:“武胜关前鸡报晓,来访美山村。流水小桥石屋群,桃柿柳成林。四海尧天奔大道,共享小康春。这个桃源不避秦,游客集如云。” 这个桃源不避秦,也不避疫。鼠年伊始,因为无数人的坚守,无数人的付出,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四月的天空下,茶青果园香,鸡鸣鸭戏水,好一派春耕图!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处世外桃源,理想大同,桃源村的古朴原始触发了孙先生内心体验,他的用笔取舍,巧妙构思也提炼出山村的精神气质!我想,作为半个桃源人,一定再诚邀孙先生:大城寨风云变幻,山间游步道一步一景;分水岭江淮分际,乾坤洞探幽访盛,那霞光万道的万亩茶园……,桃源村一定还有激发他灵感,更想水墨着笔的诗酒田园!(文中图片均为孙德生先生组画《画里桃园》部分作品)1 作者简介 易晓辉,女,湖北省 广水市发改局干部,桃源村建设者之一。1 题头题字:任蒙 任蒙,著名作家、文化学者、书法家,湖北广水人,1955年5月出生。出版诗歌、散文、杂文、文艺理论等专集22部,获首届“全国孙犁散文奖”唯一大奖、冰心散文奖,入围首届郭沫若散文奖,多次列入全国优秀散文年度排行榜。出版有研究和评介任蒙的专集5部。1 作者:易晓辉 责编:夏 婷 审核: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