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视 |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一季度湖北食品工业同比增长11.6% 稳居全国第三

长江云报道 以智能制造助产品升级,以“三品战略”补短板,一季度,湖北食品行业增加值增长10.2%,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全省支柱产业地位。

在湖北米婆婆生物科技公司,工人正在调试智能机器人包装生产线,制作米酒的温度过去全凭人工来掌控。如今,投资2000万元引入的智能数字化操作系统,形成了从发酵、杀菌冷却、灌装、温控等全流程的精准把控。

智能数字车间带来的不仅是劳动力减少40%,产量还提高了30%,能耗降低了20%。今年一季度,米婆婆公司的产量达到3000吨 ,同比增长15% 。

良品铺子投资5000万元,打通研发、供应、物流等全产业链,一跃成为全国休闲食品行业领军企业。仟吉食品公司建立的大数据管理平台,精准分析客户的喜好,来进行新产品的研发。通过工业云、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一批食品企业建成了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实现了产品的全面升级。

针对高品质食品有效供给不足的短板,湖北食品工业加快实施“三品”专项行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在真巧食品公司,研发团队正在进行每天一次的新品品鉴会,研发高端新品是当前的工作重点。

在仙桃,江浙顾大嫂、四川米老头、福建泡吧、广东华美等知名企业的落地,拉长了当地食品业的产品链,壮大了生产规模,仙桃也成为了全国唯一的食品产业名城。

通过“三品行动”,全省已培育出旺旺等中国驰名商标33个,九珠等湖北省著名商标15个,产生“中国企业500强”稻花香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枝江酒业,劲牌公司上缴税收连续10年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

围绕补短板,重点项目建设也在不断提速。宜昌绿源生物茶产业工业园、黄冈伊利乳业酸奶项目、正大食品肉质熟食项目加快建设,有望提高全省食品产业竞争力。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