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春节临近,家家户户忙着备年货,广水市不少镇办的村民群众也正忙着蒸糯米、打糍粑,沉浸在备年货、迎新年的喜庆氛围中。
清晨6点,李店镇飞跃村村民李世均的家就燃起了炊火,妻子正在烧水,准备蒸今天的第一锅糯米团,他在庭院里洗着水磨缸,为打糍粑做准备。
上好的糯米用水淘洗浸泡后,被放入甑子里蒸熟,趁热倒入清洗干净的水磨缸中,准备锤打。
(同期声)李店镇飞跃村村民 李世均:打糍粑的这个(器具)土名叫地窝,是天生的,打的糍粑好吃。我们用木棍打,先抹鸡蛋清,抹油,再用木棍捣,捣出来的味道足,糍粑肉嫩爽口有嚼劲,味道特别好。
糍粑有“粘粘香甜、团团圆圆”的美意,蒸糯米、打糍粑是不少农家的一项新年习俗。一大早,附近的亲朋邻居都聚在李世均家,帮着出一份力,一起打糍粑。
(同期声)飞跃村村民:这是我们村过年的一个传统。
大家热热闹闹,欢聚一堂,浓浓的人情和糍粑的香味混在一起,一股浓浓的年味油然而生。
(同期声)村民:过年嘛,就是要团团圆圆。
熟糯米饭在圆形木棍的用力反复锤打下,渐渐变成绵软膏状,大伙不停木棍旋转,把糯米盘成团,放在竹簸箕上剪成小团,乘热压平。摊凉冷却后就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糍粑,便于保存和馈赠亲友。
(同期声)我做糍粑做了四十多年,46年了,都是纯手工做的,得18道工序。我做了四十多年,一直是这么做的。
(同期声)李店糍粑是在这个石地窝里用木棍打出来的,遵循了几百年的传统手艺。包括我们广水老乡都喜欢家乡的味道。
热热闹闹的打糍粑,体现了浓浓的乡情,凝聚起邻里和谐、互帮互助的亲情友谊,成为每个人心里放不下、忘不了的“年味”。
融媒体记者:郑伟
责任编辑:王译萱
审 核:李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