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广水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广水市义工联合会联合在雅瑞山庄举行以“捐献血液,分享生命”为主题的第20个“世界献血者日”暨大型“三献”宣讲文明实践活动。
受随州市中心血站的委托,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向该市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银、铜奖和全国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的人员呈上了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荣誉证书。
活动现场,还穿插舞蹈、京剧、诗歌朗诵等文艺节目,吸引了众多市民观看;一些爱心市民主动登上献血车,有序登记、体检,挽起袖子,献出了一份热血。年轻的献血者还留下了10毫升的血样,并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中,为血液病患者增加一份生命希望。遗体器官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的队长们向志愿者和市民科普了人体器官、造血干细胞捐献及无偿献血知识,整个活动既严肃又活泼。
据介绍,广水市共有177人获得2020-2021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殊荣,其中,2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17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46人获得“银奖”,112人获得“铜奖”;4人获得志愿服务星级奖。
无偿献血者用爱心和热血挽救无数生命,每一份荣誉证书都在讲述着献血者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的李宗春,已献血超过百次,多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说:“献血是一件造福自己、家人和社会的事情。”为了实现无偿献血200次的愿望,他保持清淡饮食,努力锻炼身体,补充足够营养。从刚开始每次捐献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再到现在的2个治疗量,如今,他每半个月就要献血一次。他说,要把无偿献血这项公益事业做到底,带动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此次又获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的谭丹丹,和“献血达人”程开军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在一个公益组织里。程开军20多年坚持无偿献血的奉献精神感动了她。2017年她也加入无偿献血的队伍,至今已献血81次,献血总量29000多毫升。她说:“献血本身就是一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一种互助救济行为,既可以最大限度帮助别人,也可以改善自身血液粘稠度,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为了符合献血的要求,她经常参加体育运动,保持良好的状态。她计划献血到60岁,带动更多的人一起献血;她还主动采集造血干细胞样本,加入到中华骨髓库,填写了器官捐献登记表。
高大挺拔,精气神“倍儿棒”的志愿者陈春对无偿献血也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参加献血是为他人的生命健康贡献一份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其他都不重要。”有18年的献血史,累计献血49次的陈春坦言,自己是一个自由职业者,无论身在何地,只要一到献血时间,就前往献血地。他从获得无偿献血铜奖、银奖,到今年获得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献血的最高年龄限制是60岁,我会坚持做下去,直到不能献血为止。”陈春说。前几年,她正在献血屋献血,看到18岁的女儿从身边走过,就敢忙把女儿叫住,完成了18岁的成人礼,然后又把妻子拉入到献血队伍里,一人献血,全家上阵,以实际行动奉献爱的力量。
志愿者熊传军,早年,他对献血的认知模糊,认为输血是离自己很遥远的事情。十年前,父亲因胃癌需要大量输血抢救,他赶到医院献血,帮助父亲渡过难关。这次经历让他认识到献血对生命的重要性,此后,他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年年参加无偿献血。他说:“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人们很难避免因伤病而需要输血,我们必须共同呵护生命。”
遗体器官、造血干细胞捐献和无偿献血是一项公益事业,体现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如今,在广水无偿献血已成为一种时尚、一种光荣。经常看到夫妻、父子、同事、亲朋好友相约一起献血的动人场景。在此,市红十字志愿服务队再次呼吁:希望社会各界,继续关心和支持无偿献血和造血干细胞、遗体器官捐献,为他人点燃生命的火种,为健康广水、平安广水、幸福广水、美丽广水作出积极贡献!
(通讯员程开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