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医保服务协议“一键网签”开启便民新篇章——全市282家医药机构实现协议签订“零跑腿”

4月10日,市医保局正式启动2025年度医保服务协议线上签订工作,覆盖全市246家定点零售药店及36家医疗机构。截至4月15日,已有186家医药机构通过医保信息平台完成协议签署,标志着我市医保服务正式迈入"网签时代"。这一创新举措以"数据跑腿"取代"人工奔波",通过全流程电子化管理与专班化审核机制,实现协议签订"一次不用跑",在提升服务效能的同时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流程再造:从"往返奔波"到"一键网签"

传统纸质协议签订需多次现场提交材料、往返盖章,耗时耗力。如今,医药机构只需登录医保两定信息平台,依次完成"信息维护—证照上传—电子签章—多级审核"等线上流程,即可生成具有法律效力的电子协议。这一“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彻底改变了以往"多次跑、多头跑"的局面,让协议签订从"线下往返"变为"线上秒办"。

便民利企:安全与效率双轮驱动

新机制通过数据互通实现"一次提交、多环节共享",避免重复填报,签约过程实时同步至多级节点,采用数字签名、区块链存证、权限控制等技术保障数据安全,确保电子协议与纸质协议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机构可突破时空限制,随时在线完成签约,流程进度实时可查。市医保局同步组建服务专班,提供"一对一"线上指导,通过远程协助、电话答疑、工作群实时响应等方式,帮助30余家系统操作不熟练的机构顺利完成签约。市第一人民医院医保办主任坦言:"过去续签协议往往需要往返经办窗口3-4次,现在通过手机端就能完成全流程操作,省时省力又省心。"

效能升级:数字化赋能医保治理现代化

此次改革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医保治理能力的系统性提升。通过协议网签模块,医保部门可根据分类管理场景批量生成电子协议,实现"无纸化"签署,每年预计节约协议印刷及管理成本超50万元。电子协议全程留痕、可追溯,支持实时动态监控机构履约情况,为精准识别违规行为提供数据支撑。同时,标准化协议模板与流程化审核机制,有效减少人为干预,实现业务办理规范统一、公开透明,从源头强化医保基金监管。

市医保局主要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拓展"互联网+医保"应用场景,推动电子协议在协议考核、医保支付等领域的深度应用,以数字化手段优化营商环境,让群众享受更高效、透明的医保服务。

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医保服务协议网签模式不仅是深化“放管服”改革的生动实践,更彰显了医保部门以信息化手段守护百姓"救命钱"的坚定决心。这一"广水经验"为全国医保协议管理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样本,标志着我市医保服务正以智能化方式开启加快建成战略支点新篇章。

(通讯员:李俊 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