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广水】创新“家长驻厨”机制,家校共筑校园食安双防线

近日,广水市职教中心育才高中学生食堂内,一位身着全套卫生防护装备的工作人员引发师生关注。她既是食堂员工,也是该校学生家长,这种双重身份的背后,是该校推行的“专业派遣+家长驻厨”双轨用人机制。该机制通过家长深度参与供餐环节,实现校园食品安全从“单向监管”向“家校共治”转型‌。

双重身份监督:家长上岗破解信任难题‌

据学校负责人介绍,该校食堂现有员工中23%为学生家长。所有岗位招聘遵循“家长优先”原则,应聘者需通过健康体检、食品安全知识考核及操作规范培训‌。家长员工需每日执行“晨检+午检”制度,重点检查体温、手部清洁及防护装备佩戴情况,其工作流程同步纳入“明厨亮灶”监控系统‌。

在操作间现场,家长员工张女士展示标准化流程:蔬菜清洗需经过“浸泡-冲洗-臭氧消毒”三道程序,肉类解冻须使用专用恒温水解设备,成品出餐前必须经红外测温仪检测中心温度是否达75℃以上‌。

双轨管理模式:专业机构与家长协同发力‌

该校食堂实行“专业派遣机构主责+家长驻厨监督”体系:劳务派遣公司负责人员资质审核、专业技能培训及绩效考核,每季度组织《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实操演练‌;家长监督组每周轮值检查食材验收台账,参与制定带量食谱,重点监控高盐、高糖、高脂菜品占比‌;建立“问题直报”通道,家长员工发现食品安全隐患可直接向校务监督委员会报备‌。

该机制运行以来,食堂投诉率同比下降82%,家长满意度达96.7%。学生家长李女士表示:“以前只能通过菜单了解孩子饮食,现在亲身参与加工过程,对餐具消毒、食材新鲜度都有直观把握。”‌目前该模式已在市内多所学校试点推广,计划2025年秋季学期实现全市覆盖‌。

(刘志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