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镇村党组织书记系列访谈】党建赋能“一朵菇”联农带农奔共富

为扎实做好“关店做法”的学习推广工作,不断激发全市基层党组织创新竞进促振兴、担当作为抓发展的内生动力,市融媒体中心近期组织开展“镇村党组织书记系列访谈”采访,充分展示各地在基层党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创新举措与典型案例,营造“学先进、谋发展、促振兴”的浓厚氛围,努力把各地成功经验转化为破解难题、推动发展的过硬举措,转化为躬身入局、争先出彩的工作状态,转化为提升发展能级、建功支点建设的澎湃动能,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乡村振兴广水实践新局面。

走进郝店镇关店村香菇种植基地,一排排标准化大棚里,立体栽培架上的菌棒排列整齐,上面冒出一朵朵褐色菇伞。“一朵菇”让曾经的“三难村”成了现在的“先进村”。

记者 吴思雨:发展特色产业、实施“一村一品”,是壮大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关店村是如何找准生态富民发力点,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让“一朵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释放出“大能量”的呢?

关店村党支部书记 李绪强:我们紧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土特产”文章的重要指示,立足本地自然资源与产业优势,通过广泛调研、民主决策,最终众人达成共识,由村党支部领办、党员带头,实行“集中制棒、分户种菇”和“公司+村集体+基地+农户”模式,扩大香菇种植规模,推动香菇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发展,顺利实现了“扩、降、增”,即扩产能、扩规模,降成本、降风险,增效益、增收入,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参与香菇产业发展的热情,菇农纷纷从“千袋菇”跻身“万袋菇”行列。

记者  吴思雨:产业发展、党建先行。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关店村是怎样以党建引领为笔,以实干担当为墨,在充满希望的沃野乡村绘就出村强民富、村美民乐、村融民和的大美图景?

关店村党支部书记  李绪强:我们始终坚持支部引领、干部先行、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原则,紧紧围绕资源整合、技术创新、服务优化、产业升级四个方面靶向发力,探索出一条集原材料采购、统一制棒、分户种菇、产销融合的香菇全产业链,实行统一土地流转、统一建棚标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采购制袋、统一财务管理的“五个统一”经营模式,为村民提供全方位、一体化的香菇种植社会化服务,带动全村70%以上的人参与香菇产业链发展,户均增收超10万元,擦亮了菇奶奶、小菇妈、俏菇娘及小菇仔等“3+1”的菇名片,一举夺得了第17届中国森博会金奖,关店村也被纳入全省首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记者  吴思雨:菇产业已成为关店村的一张靓丽“名片”,下一步将如何发挥联农带农机制,擦亮“飞客三菇”品牌,带领干部群众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同富裕之路呢?

关店村党支部书记  李绪强: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郝店镇香菇产业链党委作用,始终牢记集体所有制性质不改变、政策性资金不违规和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完善“33355”的收益分配机制(即30%作为发展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30%用于村级基础设施建设,30%用于村民分红,5%用于积分制奖励,5%用于困难救助),积极融入“随州香菇和广水厨嫂”两个区域公共品牌,建立香菇市场信息共享机制,精准把握市场需求,对内深度联结菇农,保障源头供应平台,秉持优质优价原则,构建高效流通体系,实现即买即售,有力保障村集体与菇农双增收,切实让菇农种得安心、卖得舒心。目前正加快打造20亩的“青年创业菇园”探索农旅融合发展路径。

融媒体记者:胡浩    吴思雨

责编:刘薇

审核:岳爱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