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夯实民生根基,守护最美“夕阳”

在广水市,随处可见老人们悠然生活的场景。在应山街道养老服务综合体内,老人们悠闲地下着棋、唠着家常;专业护理人员上门为家庭养老床位建床对象提供贴心的照料服务;阳光福利院内,丰富多样的文娱活动让老人们绽放出灿烂笑容。这一幅幅画面,正是广水市在养老服务领域持续发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生动缩影。

一、政策驱动,搭建养老服务坚实框架

广水市积极响应国家养老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的政策文件。从《关于印发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到《广水市推进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了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与路径。通过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已建成涵盖市、镇、村三级的养老服务网络,公办养老机构充分发挥兜底保障作用,为特困老人提供优质服务;民办养老机构蓬勃发展,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的需求。

二、服务升级,打造多元养老服务模式

广水街道西河社区的何奶奶家完成适老化改造后,屋里装了防滑地垫、一字型扶手和感应夜灯等,床头还设了紧急呼叫器。“现在起夜不怕摔,走路有扶手,按一下呼叫器就能联系到人,孩子们在外头打工也省心多喽。” 何奶奶说道。适老化改造通过这些实用设施,让老人居家更安全方便,真正实现了“住着舒心、子女放心”。自2021年以来,广水市已为95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提升居家养老的安全性和便利性;建成了170张家庭养老床位,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急、助行等居家上门服务。

针对失能失智老人,广水市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全市公办福利院均与医疗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广水市精神康复医院、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广水市华仁医院和广水蓝洋骨科医院利用现有医疗资源,拓展养老服务功能,增加养老床位389张,实现了“医疗+养老”无缝衔接。

三、设施完善,打造宜居养老生态圈

漫步广水城乡,标准化养老设施星罗棋布。广水市先后在应山街道、广水街道、十里街道、广水经济开发区和武胜关镇5处建设镇级养老服务综合体,集机构照护、短期住养、日间照料、老年助餐等功能于一体,年服务老人超5万人次。同时,持续推进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建设和提档升级,近三年共投入500余万元,新建30处、改造提升28处社区(村)日间照料中心,并提供运营补贴支持,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就便养老服务和活动场所;提升中心城区老年助餐服务覆盖率至50%以上,着力破解老年人就餐难题。

在硬件提质的同时,广水市注重软件提升。全市已有23家养老机构获评一级及以上养老机构,其中阳光福利院获评国家四级机构。每年至少组织开展一次全市养老护理员培训,且先后将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成员、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管理及服务人员纳入培训范围,近两年共培训近500人次,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提升至83.3%,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广水市将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升养老服务质量,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广水这片土地上安享幸福晚年,持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随着广水市养老服务事业的不断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老人在这里拥有温暖、美好的晚年生活。(通讯员:陈志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