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涟生于广水市,以刚正廉洁在明朝末年奏响了一曲正义之歌。”近日,在清廉文化建设读书分享活动上,湖北省楹联学会会长易凡以《清官杨涟——明末天下第一廉吏》为题,讲授了一堂生动而丰富的廉政教育专题党课。
广水市历史文化悠久,是“天下廉吏第一”杨涟的故乡、鄂豫皖中央局(中共中央中原局)成立地,素有“中国民间(书法)艺术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城市”“中华诗词之乡”之称。近年来,广水市通过深挖本地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特色廉洁文化品牌,为党员干部和群众注入廉洁基因,构筑起“不想腐”的思想防线。
古为今用,打造杨涟勤廉文化品牌
“杨涟能够站在百姓立场,处处为百姓着想,这是值得我们学习传承下去的。”近日,一名党员干部参观杨涟纪念馆后有感而发。
2019年,广水市在印台山文化生态园内建成杨涟纪念馆。该馆占地1150平方米,通过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杨涟清廉为官、勤政为民、担当为国的“三为”精神品格。截至目前,纪念馆累计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参观学习、接受廉政教育者10万余人次。
组织撰写长篇历史小说《清官杨涟》。小说共70万字,由中纪委方正出版社出版。与央视合作拍摄微电影《清官杨涟》,该作品被纳入央视《大国廉政》系列微电影,并荣获第三届中国(杭州)国际微电影展反腐倡廉组委会特别奖和十佳公益微电影奖。
文廉融合,打造“三乡”清廉文化品牌
“我们在开展书法创作时,将廉洁文化元素融入其中,让读者感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近日,广水市书法家协会负责人表示。
广水书法、诗词、楹联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其民秀而文、其书劲而朴”。近年来,广水将廉洁文化融入书法、诗词楹联创作中,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德、以文养廉的浓厚社会氛围。
目前,广水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7人,诗词楹联国家级会员110余人,全市书法、诗词楹联爱好者达10万余人,“三乡”文化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
“协会还把反腐倡廉作为诗词楹联创作的重点题材,目前已创作1500余首(幅),通过诗词楹联颂扬清风正气、抨击腐败现象。”该市诗词楹联协会负责人介绍。
继承传统,打造红色廉政文化品牌
“革命之所以能取得成功,是建立在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基础上的,廉洁就是最强大的战斗力……”近日,广水市一医院组织党员干部及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吴店镇开展红色教育暨主题党日活动。
吴店镇浆溪店红色革命旧址群拥有李先念旧居等47处革命旧址。陈少敏、郑位三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曾在这里工作、战斗过,红廉文化资源丰富。近年来,广水依托该景区众多革命旧址群,深入挖掘其中蕴藏的红廉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红廉文化教育基地,高标准建成“广水市红色廉政文化馆”等场馆,将党的反腐倡廉历史与新四军五师革命历史融合展现。
截至目前,该镇红廉文化旧址群已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参观考察学习者23万余人次。去年9月,该旧址群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确定为3A级红色旅游景区,广水红廉文化的影响力正不断向全国辐射。
(通讯员高晓涵、李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