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年轻干部赴闽研学:一场跨越千里的淬炼

6月15日至21日,广水市52名干部怀揣着对“四下基层”精神的追寻,走进福建省福安市,开启了一场为期七天的思想淬炼与实践赋能之旅。

这场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号的行动,不仅是广水锻造“敢扛事、善谋事、能成事”年轻铁军的关键一课,更折射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路径。

在福安市坦洋村,学员们循着“四进坦洋”的党建引领路径,深入了解茶产业发展历程。百年古茶坊内,讲解员讲述着“坦洋工夫”红茶的传奇故事。跟随讲解员的脚步,学员们穿梭于茶厂车间、种植现场,详细记录“茶文旅融合”“品牌化营销”等创新模式。坦洋以党建为纽带串联产业链、通过举办行业内部比赛打造品牌的做法,对广水特色农产品升级极具借鉴意义。“我们要带着问题下去、带着思考回来,把群众智慧转化为发展良方。”广水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队长徐艳艳说。

走进巨龙电机(宁德)有限公司,机械臂精准抓取、智能屏幕实时跳动着生产数据,传统制造业的“人海战术”被数字化系统取代。企业负责人介绍,“原先需要9人操作的生产线,现在仅需1人即可,电机所需配件转子从原材料注模到产品一体化成型只用时55秒。”学员们驻足在生产线前,亲眼见证一块钢板如何变成一台高效电机,深刻体会到“数字化是传统产业突围的必由之路”。“传统制造业借助科技创新,同样能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产业升级势在必行。”广水市委党校副校长、队长汪洋感慨。

面对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命题,福安“不锈钢小镇”的产业突围之路为广水干部打开了思路。在青拓集团,学员们目睹传统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实现“千亿集群”的裂变;在下白石镇,海产养殖与文旅融合的“蓝色经济”模式,让偏远渔村变身网红打卡地。课程还设置了“学福安 思广水 谋发展 争进位”研讨环节,引导学员深入思考。“如何提升广水的‘一袋米’‘一朵菇’产业链附加值?如何将徐家河湿地、三潭景区等资源转化为文旅融合的‘爆款IP’?这是我们回去要着重思考的问题。”关庙镇年轻干部卢星宇说。

在铁湖工业园区,“四航四力”工程(领航提升组织力、引航增强源动力、护航提高竞争力、助航凝聚公信力)的创新实践令学员们印象深刻。园区党组织通过画好“党企同心圆”,有效破解服务企业“最后一米”难题,实现了党建与发展的同频共振。老师分享的“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思考”及“党组织组建五法”,针对“覆盖难、作用发挥难”等共性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学员们聚焦“口袋党员”管理、提升中小微企业党建认同感等话题积极互动,为激发广水“两新”党建活力拓宽了思路。

从闽东山海到鄂北丘陵,52名年轻干部带回的不只是笔记本上的经验,更是“敢扛事”的担当、“善谋事”的智慧、“能成事”的底气。返程列车上,学员们已开始谋划“作战图”,有的计划将福安“数字乡村”平台引入广水试点,有的则在思考如何建立“干部联企、党员联户”长效机制。“这次研学不是终点,而是广水干部‘敢闯敢试、善作善成’的新起点。”学员们纷纷感慨。

(通讯员刘冬、高晓涵、张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