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广水市余店镇“三白”蔬菜产业园,一排排钢架大棚整齐排列。棚内,工人们来回穿梭,茄子有序“跳”入筐中。不多时,工人们身后的货筐便满满登登。
装满茄子的货筐运到棚外,经过分拣、打包后陆续发货。几天后,这批茄子将出现在湖南、广东、上海等地市民的饭桌上。
“目前,白茄子已进入采摘期,高峰期每天能收获3000斤,一天有6000元的收入。”墩子村书记叶呈呈说,今年公司已卖出60余万元白茄子、白黄瓜,纯利润28万元。
余店镇是有名的“三白”(白茄子、白黄瓜、大白菜)蔬菜之乡,种植“三白”蔬菜历史有百年之久,用时间孕育出的白茄子柔嫩味美、白黄瓜香脆可口、大白菜卷叶成砣,深受消费者青睐。
为进一步打响余店“三白”蔬菜名气,2021年7月墩子村流转土地,开启棚内种茄子、黄瓜,棚外种白菜、玉米、西瓜的专业化蔬果种植之路。
“早年‘三白’种植多为散户,种植面积小,管护成本高,产量一直没有提升。”叶呈呈介绍,面对大量的市场需求,村里果断决定投资“三白”产业,一边建“科技大棚”规模化种植,一边育种提产量。
走进“科技大棚”,一股热浪扑面而来,好似进入“桑拿房”。“大棚天气热时吸热蓄热,天气冷时放热保温,棚内温度始终控制在26-28摄氏度,保证‘三白’蔬菜生产。”叶呈呈介绍,“三白”产业园共建有76个高标准蔬菜种植大棚,大棚采用镀锌管搭建,能使用20年。产业园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棚内有温度、湿度监测表,工人会根据表上数据,结合天气情况,给棚内通风,保持棚内温度恒定。
此外,为保证“三白”蔬菜持续高产,每年收获季,工人都会选取最“出类拔萃”的“三白”蔬菜取种保留,待到第二年播种,保证选好种、育好种,推动“三白”产量稳步提升。
在蔬菜种植方面,墩子村兼顾“老经验”与“新技术”。58岁的村民叶国正,种了三十多年的蔬菜,经验丰富,是远近闻名的蔬菜种植“土专家”。2022年1月,叶国正受聘为基地技术指导员,为基地蔬菜种植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
“外出务工基本没有合适的工作,回村种植蔬菜刚好能发挥自己的专长,去年我的年收入达到了5万元。”叶国正在“三白”种植园主要负责管理施肥、温控、除虫。去年10月,叶国正参加了随州种植技术培训班,为村里带回了种植新技术。
2024年,墩子村“三白”产业园总收入达320万元、纯利润达103万元,带动30余人在产业园务工,累计支付村民劳务工资30万元。
(通讯员刘冬、曾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