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五彩脸谱秀!驼子小学萌娃体验京剧魅力

当五彩颜料遇上千年国粹,乡村课堂瞬间变身梨园舞台!今日在广办驼子中心小学"暑假学堂"的美术课上,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心助学"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带来一堂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课——"我的第一张京剧脸谱"。

颜料盘里的"生旦净丑"

"红色忠勇、黑色刚正、白色奸诈..."志愿者老师指着投影上精美的脸谱图案娓娓道来。孩子们瞪大眼睛,发现原来每一种色彩、每一道纹路都在"说话"。当得知关羽的红脸象征忠诚,包拯的黑额弯月代表公正,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

最热闹的当数创作环节。课桌上,颜料盘如同被打翻的彩虹——朱砂红、石青蓝、金粉在调色盘里流淌。有的同学小心翼翼地为"张飞脸谱"勾勒豹头环眼,"我要画得特别威风!"而他的同桌则专注地晕染着"青衣"的柳叶眉,淡雅的粉色从她笔尖绽放。

画笔停落时,课堂瞬间变作临时"戏台"。没有戴上脸谱,孩子们却已将方才习得的京剧韵味刻进了动作里:有的孩子攥紧拳头,弓步亮相,一板一眼模仿着张飞的勇猛姿态,眉宇间透着股净角的刚劲;还有孩子挺直脊背,抬手亮掌,复刻着生角的经典亮相——一颦一笑、一招一式间,满是对京剧"精气神"的懵懂领悟。

非遗种子扎根乡土

"脸谱不只是面具,它是打开传统文化宝库的钥匙。"志愿者老师张淳熙的话,在孩子们的举手投足间有了生动注脚。当乡土课堂里响起模仿京剧唱腔的稚嫩嗓音,当颜料沾满的小手摆出标准的戏曲身段,非遗的种子已悄然落在这片土地上。这方小小的课堂,正成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沃土:志愿者播撒下兴趣的种子,孩子们用好奇与热爱浇灌,终会让非遗的新芽,在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里,生长出绵延不绝的文化力量。(通讯员:杨若蕊 裴若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