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郝店镇中心卫生院成功实施首例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卒中救治能力实现新突破!

8月5日下午2点26分,郝店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杨爱民接到患者家属电话:“杨院长,我父亲84岁,今天中午约12点半左右,突发头晕、言语含糊、行动怪异,想去你院治疗”。“好,立即送来我院”。根据家属叙述,我院初步诊断为“脑梗死”,立即组织医护团队待令,联系医共体牵头单位专家会诊,启动“脑卒中绿色通道”。

下午2点32分患者入院,医生迅速对患者(家属叙说既往有脑梗塞病史)病情进行快速评估,立即进行头部“CT”检查, “CT”显示“急性脑梗塞”,并通过远程诊疗服务系统请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会诊,专家意见:根据病情和“CT”检查结果,符合静脉溶栓指征,应立即溶栓。遂向家属说明溶栓必要性与风险,签署知情同意书。

 下午3点24分,我院救护团队,迅速反应,沉着冷静,在市一医院专家指导下,首剂阿替普酶4毫g静脉推注,余量36mg持续泵入1小时,3点27分成功完成溶栓初步治疗,15点34分将患者转至广水市第一人民医院。途中每15分钟测量血压、进行神经功能评估,无出血等不良反应。从发病至用药仅177分钟,远低于国际要求的4.5小时黄金窗,为患者良好的预后奠定了基础。

15点24分为患者首剂4mg静推

安全转送至市一医院

本次溶栓成功印证我院三大能力提升:快速响应体系:绿色通道整合急诊、影像、药学多部门,上级会诊、溶栓,全程压缩至55分钟;规范化操作:严格遵循《中国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指南》,用药精准。区域协同价值:依托医体牵头医院专家指导,实现“基层首诊、急病速治”分级诊疗目标。

本次溶栓成功,还填补我院卒中静脉溶栓技术空白,标志着我院卒中防治单元建设取得实质性突破,未来将持续优化救治流程,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获得“生命时间窗”内的关键治疗!

(通讯员:张艳花 徐润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