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淬炼实干作风 锻造过硬队伍

“要不是李书记带头,我们哪有今天的胆量和光景!”8月12日,广水市郝店镇关店村的村民们纷纷感慨。

他们口中的李书记,是村党支部书记李绪强。几年前,关店村还是一个党组织软弱涣散、集体经济负债40万元的“空壳村”,干部在群众面前抬不起头。如今,这里已蝶变为年产值近3000万元、村集体收入突破百万元的“一村一品示范村”。

这场由一名基层干部引领的产业变革,正是广水市在“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中,以干部能力大提升撬动县域发展大跨越的生动缩影。今年以来,广水市系统谋划、高位推进,全面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队伍,为“提升发展能级,建功支点建设”注入了强劲动能。

系统谋划,激活干部成长“一池春水”

广水市成立由市委书记担任组长的专项工作领导小组,迅速出台重点任务清单,将宏观蓝图细化为21项可操作、可量化的具体任务,构建起“市委统筹、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高效工作体系。

广水市着力构建制度化的学习平台,将“软任务”转变为“硬约束”。市委组织部牵头建立了机关干部“周周学”常态化机制,通过定期印发《“周周学”工作提示》、下发学习资料和教学视频,确保学习内容的时效性和系统性。精心打造“广水大讲堂”品牌,由市级领导和各地各单位“一把手”亲自登台授课,分享执政经验和专业知识。目前,已通过各类专题培训班培训党员干部870人次。

各部门结合自身业务创建特色学习载体。市委办开展“业务大讲堂”21期,采取“干部主讲+案例分析”的模式,组织35岁以下年轻干部全员登台,有效提升了文稿撰写和综合协调能力;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则举办“党建大讲堂”,通过评选“党建业务标兵”等方式,激发党务干部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精准滴灌,锻造善作善成“发展尖兵”

广水市采取分层分类的培训策略,针对不同单位和干部群体的特点,设计并推行了一系列精准化的能力提升举措。

广水市农业农村局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班子成员带领年轻干部包保镇办,在田间地头壮筋骨、长才干;市交通局创新设立“干部成长档案”,在重大项目攻坚、信访维稳等急难险重任务中“一线淬炼”,动态跟踪培养成效;市生态环境分局以破解污染防治难题为己任,推动全市5个国省控断面水质均值达标,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100%达标。

广水市既注重一线实践锻炼,也积极探索制度化培养路径。广水市审计局实施“青蓝相继、薪火相传”青年干部培养工程,遴选业务骨干与近三年新进的员工结成13对师徒对子,并签订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培养协议。根据岗位需求和个人特长,师傅为徒弟量身定制培养计划。在具体的审计项目中,师傅对徒弟进行从项目立项、制定方案、收集证据到撰写报告的全流程指导,加速年轻干部的专业化进程。

在深化内部培养体系的基础上,广水市同步实施“内外联动”战略,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广水市发改局等单位组织了宏观经济形势分析等专题培训,邀请行业专家和高校教授前来授课,提升干部对宏观政策的理解能力。市委组织部选派52名年轻干部,赴福建省福安市进行了为期7天的学习培训,将外部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引入广水,并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具体策略。

(通讯员高晓涵、徐艳艳、汪洋 、张坤、 陈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