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市深耕灌区现代化改造 筑牢农业灌溉“生命线”

灌区是农业灌溉的“生命线”,更是抗旱保灌的“主战场”。“十四五”以来,广水市聚焦老旧灌区提质增效,大力推进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让昔日“老渠道”焕新颜、输水能力提档次,为农业生产筑牢水利根基。

2024至2025年,广水市黑花飞灌区、霞家河水库灌区2个大中型灌区改造项目先后落地实施,目前水利部门正积极申报高峰寺水库、青山水库等10个灌区续建配套改造国债项目,全力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更多灌区实现升级。

其中,黑花飞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一期)、霞家河水库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成效显著。项目围绕骨干输配水工程、渠系建筑物整治、管理设施升级及信息化建设等核心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106.85公里干支渠整治,同步推进大量渠系建筑物维修加固与重建;管理层面新增各类配套设施,建成数字孪生平台,推动灌区管理从“传统粗放”向“智慧高效”转变,大幅提升运行效率。

据统计,“十四五”期间,广水市通过实施大中型灌区改造,累计新增恢复灌溉面积3.34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8万亩,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552.18万公斤,节水能力达909.2万立方米。一系列改造工程不仅有效保障了农业灌溉水源供应,更显著改善灌区内生产条件,为粮食安全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水利动能。

融媒体记者: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