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广水市年年有渔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鲈鱼养殖基地,负责人吴波涛向养殖桶中抛撒着饲料。金黄颗粒落处,水幕乍破,数千尾鲈鱼闪现争食,桶内水花四溅。
“目前鲈鱼售价18元一斤,再过十来天,鲈鱼的行情会更好。”吴波涛说。
吴波涛与鲈鱼养殖结缘于2020年,彼时他在咸宁北从事高速公路维修工作,附近白洋镇的鲈鱼产业引起了他的注意。两个月的交流学习中,他对鲈鱼养殖产生了好奇。
2021年,长江“十年禁渔”全面启动。在外的吴波涛敏锐捕捉到商机,决定返乡养殖淡水鱼。
为积累经验,他来到白洋镇,向养殖师傅学习。一番考察下,决定选择陆基桶养殖鲈鱼。“陆基桶成本低、对土地没伤害、使用年限长,是高密度养殖淡水鱼的不二之选。”吴波涛介绍。陆基桶采用刀刮布和镀锌板搭建,拆卸方便,使用期间无维护成本,与水泥养殖池相比,单池可省4千元。
2021年,吴波涛返回家乡太平镇,投资28万元,建成鲈鱼养殖基地,内置14个陆基桶。精心管护下,基地当年回本。
初尝甜头的吴波涛继续扩大养殖规模,2023年4月,陆基养殖桶扩大到73个。
“鲈鱼‘娇气’,并不好养。”吴波涛介绍,它们患有天生“糖尿病”,体内不能分泌胰岛素,一月要喂养6次维生素C、E。鲈鱼的生长水温是20—28度,为保持温度,基地还需覆盖黑色网布。
为养好鲈鱼,吴波涛多次前往咸宁、枝江、章宁等地学习养殖技术。
2024年8月,正值鲈鱼生长季,基地鲈鱼却出现不进食现象。一番请教摸排后,吴波涛发现是水质不达标造成的,了解原因后他带着工作人员连夜挖井取水,调整水质,鲈鱼得以正常进食。此后,养殖场建起了尾水净化池,以储水补水,防止鲈鱼“水土不服”。
2024年,鲈鱼养殖场收获成鱼18万斤,收入达320万元,带动务工200余人次。(通讯员:程淇、曾瑞鸿、路凯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