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广水市应山街道卫校职工宿舍老旧小区改造现场,工人们正有序开展雨污管道铺设、弱电线路整理、路灯安装等作业,现场一派繁忙。
今年6月,广水市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全面开工。本轮改造涉及卫校职工宿舍老旧小区等22个小区、3372户居民,重点解决停车难、雨污合流、弱电线路杂乱等难点问题,同步完善小区内适老、适幼基础设施建设。
与以往“上面定,下面看”不同,这次广水推出了“新玩法”——把“话筒”递到群众手中。
广水市住建局成立“旧改”专班。专班先不谈方案,而是和社区干部一头扎进小区里,听听居民怎么说。
“阿姨,您觉得哪最该改?”“师傅,您有啥想法?”……
起初,居民们还在观望,但看到专班干部人手一本笔记本,把大家的“抱怨”一条条认真记下,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一下雨污水就倒灌,真愁人!”“头上的‘蜘蛛网’电线盘根错节,怎么保证安全?”“停车位真难找!今年过年又不知道往哪停。”……
伴随大家“七嘴八舌”的讲述,老旧小区“改什么、怎么改”,专班心中逐渐有了数,居民们也从“要我改?”变成了“我要改!”。
民心顺了,事就好办了。
广水组织专业设计团队,对各小区进行实地调研、评估,充分结合居民前期意见,“量身定制”改造方案。针对每个小区不同的“病症”,实行“一区一策”、对症下药。
停车难?那就重新规划停车位;弱电线路乱如蛛网?那就统一入管;没有充电桩?那就见缝插针,合理布局。“一区一策”,不搞一刀切。“改什么、怎么改”,居民说了算。
同时,为保证施工质量,每周五的“五方责任主体”例会雷打不动。施工单位、监理公司、居民代表等坐在一起,有啥问题,当场解决,绝不拖到下周。
小区业委会、党小组及居民代表组成质量监督队,大家成了“编外”的质量监督员。每天都会在工地上转几圈,看看进度、查查质量。
在“大家伙”共同参与、监督下,目前广水新一轮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正高效有序推进,预计12月底全面完工。
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开展以来,广水住建部门主动下沉基层一线,听民声、聚民智、察民意,将群众“问题清单”变成“任务清单”“工作清单”,努力把民生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通讯员刘冬、高晓涵、邵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