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市委办:信息“练兵场”上淬炼干部“真本领”

累计报送各类信息350篇(条),较去年全年增长53%;其中,事关发展大局的决策咨询类信息,实现了同比690%的增长。

这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广水市委办公室在“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中,以党委信息工作为“小切口”,撬动干部能力“大提升”的生动实践。

今年以来,广水市委办公室紧紧围绕“单项工作走前列”的目标,将办公室打造成锤炼干部硬功的“练兵场”,将信息工作作为提升干部政治能力、研究能力和落实能力的核心抓手,一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反应迅速、能谋善断的队伍正在加速形成。

建体系 织密信息“一张网”

广水市委办公室明确“全员办信息”的工作要求,迅速出台《中共广水市委办公室“党委信息能力大提升”活动实施方案》,将信息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打通了思想上的壁垒。

全面开展党委信息能力大提升“九个一”活动,将蓝图化为实景。从组织一场专题培训到谋划一批深度选题,从收集一手要情到组织一场外出取经,再到举办思想碰撞的业务沙龙……环环相扣的九项活动,如同一套组合拳,系统性地为干部队伍“补钙强身”。

织密“1+25+N”“大信息”网络。由1名信息室专职人员牵头,联动市委办公室25名年轻干部作为骨干,再辐射至全市各条线、各层级的N名基层信息联络员。同时,内部建立“股室+全员”的信息要情收集机制,打破业务分工界限,实现了全市重要经济数据、工作动态、重大项目等信息的每日精准归集,确保了信息源头的“活水”充沛。

创精品 下好服务“一盘棋”

广水市委办公室紧紧围绕重大决策部署,超前谋划、抢占信息服务先机。深度谋划撰写了《基层反映供应链物流体系中发展多式联运存在三大难题亟待破解》等多篇决策咨询信息,精准契合了工作方向,发出广水声音。

为推动信息工作由“单打独斗”向“团队作战”的转变,市委办公室创办了内部刊物《广水信息》。这不仅是展示成果的平台,更是相互学习、比学赶超的“赛马场”,调动了各级报送信息的积极性。《广水市聚焦军民融合布局做好应急产业招商》《广水市深化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质量效率双提升》等稿件被省委办公厅核心刊物《省情要览》采用;《健康证成“注水证”增加公众安全隐忧》等多篇信息更是直指民生痛点,充分彰显了广水干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立足本地市情,放大广水特色。市委办公室聚焦低碳冶金、风机制造等主导产业,深入挖掘提炼,撰写了《从风机名城到“中国风谷”:广水风机全产业链规模超140亿元》等一批特色信息,客观呈现了工作成效,深刻反映了现实挑战,为推进中心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强联动 畅通内外“一条链”

广水市委办公室坚持开门办信息,通过“向上对接、向外取经、向下扎根”的三向联动工作法,将信息工作的“神经末梢”延伸到最前沿、最基层。

“向上对接”,是为了精准把握方向。市委常委、市委办公室主任亲自带队赴省委办公厅信息综合室汇报交流,通过面对面的沟通,精准把握信息的最新动向和上级的工作要求,极大地提升了信息报送的产出率和命中率。

“向外取经”,是为了借鉴“他山之石”以攻玉。8月7日,市委信息室分管领导带队赴随州市委信息综合室,全程观摩兄弟县市区的信息编发流程,学习选题策划的先进经验,在对标先进中找到了差距,也明确了努力的方向。

“向下扎根”,是信息工作生命力的根基所在。干部们把脚步迈出去,围绕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关键领域,深入部门、企业、镇村一线开展专题调研。在一手资料的收集中分析问题,在与群众的面对面交流中提炼观点。扎实的作风催生出《乡村学校撤并后校舍资产“沉睡”闲置现象亟待关注》《基层反映校园食品安全事件频发需加强治理》等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市委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了最真实、最可靠的第一手参考。

(通讯员高晓涵、张坤、徐大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