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水市建功支点建设工作机制办公室印发《广水市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整体提升区域协同力的行动方案》,提出主动融入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积极融入支点建设,增强区域协同能力,力争3年内打造随州市域副中心城市取得实质性突破。
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随信高速与京港澳、福银高速互联,提升广水至襄阳、武汉的物流效率,加大杨寨铁路货场改造力度,支撑杨寨工业园“公铁联运”枢纽建设;加快建设武汉城市圈环线高速太平互通连接线、随信高速南延线,谋划推进636国道广水段、大别山鄂北红色旅游高速公路广水段等项目,形成“通达武汉、连接襄信(阳)、沟通两江(长江、淮河)、畅通两山(大别山、桐柏山)”的重要交通枢纽节点。
建设协同创新平台。借力随州(武汉)离岸科创中心,依托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湖北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创新设施共建共享、创新政策互联互通。围绕冶金循环、风机制造、智能装备等重点产业领域和关键环节,建设高水平创新平台,积极参与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建设;联合武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研发机构,完善省风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公共检测中心等创新平台运行机制,建成省级冶金产业研究院、风机产业研究院。
建设鄂北重要旅游目的地。紧抓旅游业成为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机遇,加大旅游资源开发投入,创建一批3A、4A级景区,支持三潭创建5A景区。依托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红色旅游、农旅资源禀赋,融入襄十随神文旅精品旅游线路。依托山水人文优势,汇聚文旅要素,系统规划、协同推进。利用随州“一号公路”的放大效应,将月光海、三潭、中华山、黑龙潭等旅游景点串连成线,助推文化强市、体育强市、旅游强市建设,推动广水全域旅游大发展、文旅产业大繁荣。
筑牢绿色发展底线。推动长江(府澴河)、淮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保护,推进广水市全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土保持、城市内河治理和地下管网更新,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开展龙泉河、浆溪店河综合治理和徐家河等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治理工程。以三潭景区、徐家河湿地公园、中华山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实施国有林场生态林保护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储备林基地建设和相关基础配套工程,打造淮河源、桐柏山和大别山绿色生态屏障。
加强服务联通共享。依托随州市共享交换平台,实现人社、医保、社保、公安、不动产、公积金等各类涉企、便民信息资源汇集共享。全面融入都市圈政务服务“一张网”,推进社会保障卡申领、规划、国土、环保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域通办”“一网通办”。推进城镇职工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无障碍转移接续,实现住房公积金与圈内城市互认互贷。与随州、信阳等周边地区,建立健全市场监管领域联合监管机制、行政执法跨区域联动机制。(通讯员:陈君怡 李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