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十里街道向荣村:盘活“三资”兴产业 和美乡村展新颜

走进十里街道向荣村,连片的小麦随风摇曳,葡萄园内果香四溢,这个昔日的普通村落,通过盘活资源、聚合产业,一跃成为“十蔡”线全省和美乡村示范片区建设“明星村”。今天,让我们走进向荣村,探寻产业振兴的“向荣密码”。

葡萄大棚内,果农们穿梭在葡萄架下,拿着长钩和剪刀,将多余的枝芽进行修剪,调节葡萄生长,促进果实发育和花芽分化。

十里街道向荣村村民 刘宗德:“以前家里5亩地种植水稻、玉米,一年挣不到多少钱。现在流转土地有租金,在葡萄园务工有薪金,年收入超六七万元!”

向荣村地处“十蔡”交通动脉核心节点,4.7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上,3166亩山场与1280亩耕地错落分布。该村近年来以“三资”盘活为突破口,通过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社,统筹3家专业合作社,将分散的土地、水域、劳动力等要素系统整合,打造出覆盖种植、养殖、社会化服务的立体产业矩阵,以产业兴旺为笔,绘就乡村振兴“富春山居图”。

十里街道向荣村党支部书记 彭继火: “我们通过‘三资’盘活,把零散资源变成连片产业。比如甲鱼养殖基地,原本是近60亩闲置水面积,整合后年产值超八万元。下一步将依托示范片区建设,重点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和乡村旅游,计划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开发‘稻田观光+生态垂钓’农旅项目,推动产业增值收益更多惠及村民。”


近年来,向荣村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村“两委”带领下,创新“基地化运营、片区化联动”模式,建成520亩随州香稻、520亩高筋裕麦、260亩油菜及高粱、150亩油茶、35亩富硒葡萄、220亩水面养殖、100亩甲鱼养殖九大特色产业基地,形成“种养结合、长短互补”的产业格局。

该村通过跨村联建机制,同步拓展农业社会化服务,其组建的农机服务队已为新华、杨家岗等村提供代耕代收服务2200亩次,带动了邻村连片发展,实现技术共享、市场共拓。2024年,向荣村经营性收入达1096.5万元,带动村集体增收104.16万元,带动农民增收达136.2万元,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村富民的乡村振兴之路。



融媒体记者:宋蓓

责编:王译萱

审核:卢辉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