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广水】曹恩:从草根到企业掌门人的创业之路

深圳,作为中国的经济特区和创新之都,一直以来都是创业者心中的热土。这里不仅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还有一群咱们广水籍的老乡,可以说他们是一群弄潮儿,用当地的方言把他们称作大咖。那么接下来的这些天呢,我们把镜头对准他们,来看一看,他们是以怎么样的精神,搏击风浪,困境突围。

曹恩出生于普通家庭,受家庭条件限制,年少的他早早辍学,步入社会谋生。初入社会,低学历让他一度陷入迷茫,只能在基层从事体力劳动,收入微薄,生活艰辛。然而,正是这段经历磨炼出他坚韧不拔的意志,也让他深刻意识到,唯有改变才能突破现状。

记者  邓海:当时是辍学来深圳的吗?

广东盈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恩:当时辍学来深圳,不爱读书,就来深圳打工,因为看到深圳在外打工的一些老乡、家人们回家穿得好、吃得好,就挺好的,就想从家里出来到深圳打工。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曹恩接触到某个行业的商机。尽管缺乏专业知识,但他敏锐地察觉到其中的潜力。为了弥补自身的不足,他开始自学相关领域的知识,并积极向行业前辈请教。通过不断积累经验,他逐渐摸清了门道,并决定放手一搏,开启创业之路。

记者  邓海 :你是从哪一年(开始)接触这个行业的?

广东盈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恩:我是从2002年年底就进了工厂,因为前面出来打工的时候没有身份证,就进不了厂,后面有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进了工厂,之后就在线路板行业里面就做电动。

记者  邓海:当时来的时候是一个人来的吗?

广东盈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恩:我们有三个人来的,他们两个觉得当时来深圳进不了厂、很苦,都是十四五岁的,他们两个就回去了。

记者  邓海 :当时的公司是哪一年成立的?

广东盈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恩:我进场之后,在工厂上了七年班,2010年就成立做贸易,接了一个订单,第一个订单赚了七八千块钱,上班的时候做主管一千两百(元)一个月,我就想着订单可以啊,第一单就赚了七八千,所以就有了创业的梦想。

创业之初,曹恩面临资金短缺、资源匮乏、市场竞争激烈等多重挑战。他曾多次遭遇失败,甚至一度濒临破产。但他从未放弃,始终坚信自己的选择。为了节省成本,他亲自跑市场、谈合作,甚至熬夜研究产品改进方案。他的坚持与努力最终赢得了客户的信任,企业逐渐步入正轨。

记者  邓海:公司刚成立的时候有没有什么困惑?

广东盈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恩:当时也遇到很多困难,第一个我们起初注册公司时,因为没有场地无法提供租赁合同,就找身边的朋友帮忙跟我们代注册一家公司,另外没有资金,向朋友东拼西凑,借钱注册公司。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曹恩意识到,单靠个人努力已无法满足发展需求。于是,他开始组建团队,引进专业人才,并注重企业文化的建设。同时,他不断创新商业模式,优化产品与服务,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他的领导力与远见卓识,为企业注入了强大的发展动力。

记者  邓海:我们看到大大小小的针孔,想更深一步地了解一下,曹总能跟我介绍一下吗?

广东盈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恩:因为行业的升级,包括整个产品的升级,我们就在2012年升级开始做这种0.5的(针孔钻头),在0.5(针孔钻头)之后我们做了两三年,就升级办工厂,开始加设备,从台湾借一些高端的设备,我们就开始做0.3(针孔钻头)。

记者  邓海:咱们这些生产的设备主要涉及哪一块?

广东盈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恩:这个主要是涉及医疗、航空航天,像家电啊、空调、冰箱啊,平板电脑,手机,电视机这一块,电脑这一块。

曹恩的创业之路,既是个人的奋斗史,也是无数创业者共同经历的缩影。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人勇敢追梦,用行动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记者  邓海:想问曹总对现在在外创业的广水老乡,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激励一下、鼓励一下他们。

广东盈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曹恩:我是一个打赤脚出身的草根,梦想就想穿上草鞋,能穿草鞋我就能穿上皮鞋。我坚信,只要脚踏实地,敢拼敢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能做出一番事业。



融媒体记者:邓海 李维航

责编:王译萱

审核:李婷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