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暑气蒸腾,泳池畔的“急救演练”却比高温更牵动人心。7月15日晚,广水市第二医院将防溺水急救课堂搬进中华山水上乐园,一场集“实景救援演练、手把手技能教学、全方位知识科普”于一体的防溺水专项活动火热开展,用专业力量为未成年人撑起暑期“安全保护伞”,让“科学避险、智慧救援”的理念在互动体验中深入人心。
“有人溺水了!”一声急促的模拟呼救声划破夜空,演练现场瞬间进入“实战状态”。医护人员如同离弦之箭迅速响应,从判断溺水者意识、规范实施入水救援,到岸上紧急控水、胸外按压精准发力,再到人工呼吸规范操作、AED除颤设备熟练启用……每一个动作都紧凑有序、精准专业,完整还原了溺水救援“黄金4分钟”内的关键流程。围观的家长和孩子们屏息凝视,在紧张的“生死时速”中直观体会到:正确的急救技能,就是守护生命的“金钥匙”。
“叔叔,按压的时候胳膊要伸直吗?”演练刚落幕,孩子们便带着好奇围拢过来,开启了“急救小能手”的进阶之路。医护人员分组蹲下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专业动作:“按压深度要像按透一个苹果的硬度,大约5-6厘米”“每分钟100-120次的频率,就跟着心跳的节奏数‘1、2、3’”。从手法姿势的细致纠正,到完整流程的反复实操,医护人员手把手教学,孩子们在模拟人上认真练习,稚嫩的脸庞上写满专注与郑重。当一个个孩子能独立完成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连贯操作时,泳池边响起的掌声,是对“生命教育”最好的回应。
活动现场,防溺水知识普及同样干货满满。300余份图文并茂的《溺水急救指南》被逐一送到家长手中,让急救要点“看得见、记得住”;警示案例展板前,家长们牵着孩子驻足沉思,真实案例让“溺水猛于虎”的风险认知愈发深刻;救生圈抛投技巧、救生衣正确穿戴等演示,更让“主动避险”的意识融入日常。“不仅孩子学会了技能,我们家长也补上了防溺水课。”市民李女士的感慨道出了现场群众的心声。
从专业演练到全民参与,从技能教学到理念传递,这场“三位一体”的防溺水活动,将医学专业知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生活技能,让安全意识在互动中扎根,让救援能力在实践中提升。正如广水市二医院负责人所说:“守护孩子的安全,不仅要‘警钟长鸣’,更要‘授人以渔’。”
暑期安全无小事,守护成长责任重。这场泳池边的“生命必修课”,正是基层医疗机构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生动实践。接下来,广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将持续开展防溺水科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用更扎实的行动、更专业的服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平安守护中享受夏日欢歌,让“安全”成为暑期最美的底色。
(通讯员:刘小斌 黄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