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陌野新风劲,文明实践润无声。近年来,骆店镇双塘村文明实践站通过一声声接地气、贴近生活的理论宣讲,一次次有温度、有广度的志愿服务,让文明新风在这片土地上落地开花。
文明广场开讲堂 小舞台上传党音
“乡亲们,今天是我们双塘的大日子,我们第一次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开村民大会,让我们在外的家人朋友也可以一并参与进来。”3月18日,在骆店镇双塘村文明实践广场上,站长周传华一如往常的向村民朋友们宣传惠农补贴、耕地保护等政策法规,并向村民公示幸福食堂资金使用情况和集体经济收入情况。
“别说,听完周站长讲的,我对咱们村的发展更有信心了!”村民周耀章说道。
周耀章是广水市公安系统的一名退休干部,2021年他回到家乡生活,在听过周传华的多次宣讲动员后,他深受鼓舞,积极参与实践站组织的各类活动,2022年清明节来临之际,他作为理论宣讲志愿者,把他的所见所闻面向乡贤能人开展宣讲,募集资金23万元对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进行提档升级,新建双塘村幸福食堂和老年活动中心。此外,乡贤能人们有的为幸福食堂捐出鸡蛋、玉米等食材,有的慷慨解囊,捐资为幸福食堂添置蒸饭机等设备,让村里的老人安享晚年幸福“食光”。
2022年,周耀章亲手写下长达十页纸的一封信,细数近几年村内的十大变化、十大成绩以及不足之处,字字句句,饱含真情。
双塘村文明实践站致力于创新形式把理论宣讲品牌做“亮”、形式做“活”,让宣讲更加生活化、文艺化、民俗化,以文化人聚民心、成风化俗树新风。近年来,骆店镇双塘村文明实践站积极开展“村湾夜话防溺水”、三句半等宣讲活动50余场次,站长周传华更是参与广水市“百姓宣讲”大赛,并作为百姓宣讲员走进广水市委党校、骆店镇政府、骆店镇财政所等开展多次宣讲。深受感染的村民自发组建了“文艺表演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创作了三句半“细数双塘新变化”和舞蹈《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一系列精彩节目,深受群众一致好评。
乡土能人入“课堂” 科技助农进田间
“老乡,您的油菜根茎枯黄,看症状,这是菌核病,您要清沟排渍,及时追氮补钾补硼,2个周期左右就可以了”。三月初春,万物葱茏,双塘村的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队繁忙的身影穿梭在田间地头。
双塘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立后,站长周传华几经思索,根据该村实际情况,决定组建科技助农志愿服务队,帮助指导村里的种养殖户解决管理技术等方面的问题,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食品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想法成熟后,招募哪些人参与志愿服务队又让周传华犯了难,他围着村湾转了一圈又一圈,详细整理出一份该村的种养殖产业清单,总结出来香稻、油菜和中药材是村里的主导产业。紧接着,他就召集村里有经验的种植大户加入志愿服务队,在镇文明实践所的帮助下,他邀请到市中医院的技术人员也加入到该村志愿服务队,充实队伍力量。
志愿服务队成立后,在农闲时,周传华多次邀请镇农技中心专业人员为志愿者们培训,加强大家的农技知识储备。每到农忙时,周传华就带领志愿者们“串”家门、“进”田间,把农技知识送进农家小院和田间地头,帮助农户们科学种植,保产保质,促进增收。
双塘村高站位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党支部书记担任站长,坚持靠前指挥、亲力亲为,做到全年活动亲自谋划、实践站阵地亲自设计、志愿服务队亲自组建、志愿活动亲自审定,带头下沉网格、带头进村入户、带头当志愿者、带头组织开展活动,率先示范,带动退休干部、乡贤能人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之中,以文明实践助力乡村振兴,推进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壮大。
理论宣讲聚民心 缔造宜居“连心路”
“乡亲们,今天把大家请来,主要是给大家宣传下当前的防诈骗和防溺水工作的要求,还要和大家一起商讨下九组道路维修的问题。”时值仲夏,微风轻拂,双塘村文明实践大讲堂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纷纷打开了话匣子。
“文明实践大讲堂”是双塘村开展安全、反诈、禁毒宣传的主要阵地,也是干部群众“问出烟火气”,答出“问题解决法”的重要阵地。
双塘村九组的道路自2016年修建后,多年来受到往来大车的反复碾压,早已坑洼不平,尤其到了下雨天,更是泥泞不堪,出行困难。
“近几年咱们双塘村又是改扩建村委会,又是硬化通村公路,这些变化,咱都看在眼里,这次咱们九组的路不能再跟村里添麻烦了,我建议,我们自己出资修!”
“说得对,咱们自筹资金,能筹够咱就修,筹不够咱就退回,我带头捐款1万元”。热心公益的村民李萍说,李萍是双塘村有名的热心肠,多年来,多次捐款修整村湾塘堰,栽种绿植、安装路灯,村民对她评价很高。
在李萍的动员下,村民积极捐款,很快就筹集了资金10.3万元。
资金的问题解决了,但是管理跟不上怎么办呢?
“我懂财务,如果大家相信我,我可以帮忙管理财务,并向大家进行公示”徐静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我有车!我可以无偿帮忙给施工人员送物资。”李传声紧跟着响应。
就这样,随着志愿者们的积极响应,工程质量监督组、财务管理组、防暑降温组就这样顺利的成立了。志愿者们各司其职,有的坚守在施工现场,监督砂石水泥配比,保证施工质量;有的负责防暑降温,每天给施工人员送凉白开、西瓜、藿香正气水等防暑降温用品;有的每天负责拍摄施工现场照片视频,向村民们汇报工程进展;有的则将每一笔捐款记录都发到群内,告知资金用途,主动接受村民监督。
炎炎夏日,酷暑袭人。但志愿者们的一腔热情给施工现场带来一抹凉爽,昔日的“烦心路”也变成了今天的“连心路”。
伴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建立,接地气的宣讲,积极热情的志愿者们,如甘霖雨露,滋养着双塘这片土地,也让文明新风在这片土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反哺到每一名村民的身上,荡漾起幸福的笑脸。(通讯员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