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民营经济上半年交出亮眼答卷——全市民间投资完成191.6亿元,同比增长19.6%,增速全省排名第一。
今年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鲜明指出“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发展前景广阔、大有可为,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正当其时”。
在随州,九成以上的经营主体为民营企业。随州这一亮眼数据,正得益于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大显身手”,得益于当地党员干部与民营企业的“双向奔赴”。
大显身手,民间投资占七成
程力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7月30日上午,该集团位于随州市曾都区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基地,工人们正紧锣密鼓地装配汽车零配件。
“今年投资25亿元建设新能源商用车全系底盘生产基地,我们的目标是成为这一领域的标杆企业!”公司董事长程阿罗信心满满。
他表示,程力集团将持续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以智能化、新能源化为突破口,实现企业“二次创业”,为随州民营经济再上台阶做出贡献。
7月31日凌晨,随县高城镇卸甲店村的“亿只鸡”养殖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湖北中杨农牧有限公司首批投产的28万羽肉鸡出笼,被运往正大集团。
“上半年先期投资1.48亿元,仅半年多时间,第一批肉鸡就顺利出笼。”公司负责人杨生洪介绍,“亿只鸡”全产业链项目建成后,随县将形成一条绿色循环生态肉鸡全产业链。
在广水市城郊街道办事处食用菌三产融合产业园,投资2.4亿元建设的翔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一期厂房已完工。
“我们正在安装生产设备,预计9月建成第一条食用菌装备制造生产线。”公司负责人隋杰介绍,一期项目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9亿元。
“随州民营经济氛围浓厚,我们将继续加大投资。”总部在河北省的翔天科技董事长肖俊培表示,该项目二、三期还将再投资24亿余元,建成年总产值174.9亿元的食用菌综合体及生物细胞饮品项目。
随州市发改委介绍,上半年,全市民间投资同比增长19.6%,居全省第1位;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70.4%。此外,全市还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9个、合同金额1067.4亿元,其中民间投资项目个数、金额占比均超过90%。
程力新能源专汽车间内,各式新能源汽车整齐停放。湖北日报记者易雯摄
以情招商,楚商回乡签约530亿元
“首单出口退税已到位,下一步正式扩大出口量!”7月下旬,随县云翼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石健说,这份信心源于家乡以诚意和服务铺就的归乡之路。
今年4月,随州市招商局局长刘松和随州市商务局局长王晓义专程赴深圳,拜访随州籍企业家、深圳电商联盟主任、深圳市星之翼董事长石健,向他抛出回乡创业的橄榄枝。
“目前随州举全市之力整体提升营商环境,是回乡投资的好时机!”刘松把石健提出的问题逐条记下,回随州后,招商团队向税务、海关等部门了解相关政策,一周内向石健给出清晰答复。
与此同时,随县县长姜辛辛带队主动上门对接,承诺在政策扶持、审批服务、要素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流程服务。
这让石健彻底打消疑虑。4月底,他回随县注册成立云翼科技有限公司,从事跨境电商相关业务。
6月17日,随县政府与云翼科技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建设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一期计划投资3000万元,投产后年交易额可达1亿美元,入驻跨境电商企业15家。
今年5月,天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5亿元的智能标准件项目开工。回归随州创业7年,这已是天一智能负责人王旭第4次“追投”,总金额超10亿元。
石健“归雁”、王旭追投的过程,是随州大力实施“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工程的生动缩影。
楚商回随过大年、清明异地商会座谈会……90多场暖意融融的恳谈会、推介会,把乡愁转化为投资,让随州籍企业家们从“回随看看”升级为“回随干干”。
随州市招商局介绍,以乡情搭桥,随州上半年推动新签约楚商回乡项目97个、总投资530亿元。
位于广水的翔天装备制造公司厂房已拔地而起 受访者供图
双向奔赴,全周期服务见实效
随州市民间投资之所以“活水”涌动,还得益于当地党员干部以敢抢敢干的拼劲、开拓创新的闯劲、精准发力的实干来提升营商环境。
年初,亿只鸡全产业链项目一期在随县高城镇投产。高城镇组建由镇党委副书记李建君牵头的项目专班,为企业提供全流程服务。
6月,鸡苗迁入养殖厂房,项目负责人杨生洪接连反映用电、用水紧缺问题。李建君带领专班人员,协调相关部门迁走厂房附近的变压器,从厉山镇引进一条自来水专线,并帮助企业降低管网建设费用。
位于随县的亿只鸡产业园 受访者供图
“不到一周时间,水电问题解决了,还为我们后期项目做好了水电铺设等长远规划,很给力!”杨生洪坦言,专班人员的贴心服务,让项目落地没了后顾之忧。
得知翔天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一期生产线建设面临资金短缺,广水城郊街道办事处书记王双飞带人协调银行、投资方,帮助办理贷款490余万元,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今年5月,随州举办民营经济发展大会,各地各部门将民营经济工作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建立领导干部对口帮扶企业机制。如曾都区推出“驻联包保”手册、随县成立10人专班开展“三联三包”、广水采取“一驻六挂”加“四个一”模式、随州高新区推出“六个一”包保服务清单。此外,通过创新实施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6421”调度机制(即项目签约后6个月内开工,开工后4个月内统计入库,入统后2年内建成竣工,竣工后1年内培育进规、进限、进高),随州民间投资项目开工周期平均缩短2个月。
“围绕打造综合成本洼地,我们创新实施财政金融联动支持高质量发展25条,整体提升营商环境,服务民营企业发展。”随州市营商办副主任汪飞翔介绍。
随州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随州市将继续深化实施干部素质提升行动,以干部担当作为为“整体提升环境、建功支点建设”贡献力量,进一步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民间投资提速。(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董凤龙 易雯 通讯员 刘诗诗 李俊 石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