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水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特色亮点工作展示(七)

前言:“互联网+”“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产业建设”“三个全覆盖”“三个实打实”……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役中,一个个关键词跃然眼前。广水市坚持创新推进,在实施脱贫攻坚战役中探索出一些特色亮点工作,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年年被考核为湖北省优秀等次,脱贫产业建设工作在2019年6月份湖北省“利川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走出了一条脱贫攻坚的“广水路径”。


实施精准管理   做实健康扶贫

我市现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7262户、69634人,其中因病致贫19025户48251人,因病致贫占建档立卡总户数69.8%。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全市以能力建设为基础,以精准管理为抓手,以做优服务为根本,健康扶贫稳步实施,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升,贫困群众切身感受到巨大变化。


一、构建三大体系,做实能力保障

一是构建三级服务体系。以构建完善市、镇、村三级医疗服务网络为抓手,全面实施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夯实了健康扶贫能力基础。筹资6亿余元,启动了市一医院专科综合大楼建设,实施了市二医院病区规范化改造工程,完成市中医院综合大楼建设和市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筹集资金6000余万元,启动了马坪、关庙、城郊、十里卫生院新院建设,城郊、关庙卫生院已完成建设搬迁,十里、马坪卫生院预计年底完成建设投入使用;筹资2000余万元,对全市299个村卫生室进行了规范化改造建设,全部通过了“五化”村达标。支持市一医院、市中医院创建三级医院。市一医院、二医院、中医院、妇保院分别与武汉协和医院等7家三级医疗机构组建了医联体,与17家镇办卫生院组建了医共体,显著提升了健康扶贫质效,“小病不出村、慢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局面逐步形成。二是构建参保资助体系。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的特困供养人员、孤儿等6类特困群体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给予全额资助,对单一身份贫困人口参保缴费给予50%的财政补贴,对贫困人口参保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确保参保率100%。严控贫困人口住院目录外检查治疗和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规范医疗机构医疗行为,杜绝过度医疗,有力维护了贫困人口的健康利益。三是构建便民服务体系。全市各医疗机构全部开通了贫困人口就诊绿色通道,全面落实了贫困人口住院“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要求,实现了贫困人口全省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内住院报销“四位一体、一站式”结算。同时,对健康扶贫对象实行“三替”服务,在每个村及村卫生室公示健康扶贫帮扶责任人联系方式,替服务对象咨询,替服务对象跑腿,替服务对象办事。


二、抓实三项工作,做实管理保障

一是抓实精准识别工作。对贫困人口中的大病、慢病、重症患者进行反复摸排、分类梳理,做到精准到人、精准到病、精准到治,确保数据准确、管理规范,为落实健康扶贫任务,特别是遏制大病、慢病、重症患者因病返贫提供全方位的精准目标定位。二是抓实精细宣传工作。以政策宣传动人心、优质服务暖人心、工作落实得人心为目标,大力宣传健康扶贫政策。每年印制10万余份健康扶贫政策宣传资料,通过全市各医疗机构窗口发放到贫困人口手中,各级驻村帮扶干部进村入户向贫困人口宣讲健康扶贫政策,通过面对面宣传、心贴心服务、实打实帮扶,让贫困人口切身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有效提升了贫困人口的政策知晓率和对健康扶贫工作的满意率。三是抓实精确管理工作。突出健康扶贫数据的真实性、精准性和时效性,为精准建立贫困人口健康扶贫工作台账、全面掌握健康扶贫提供了高效有力的信息支撑。


三、开展“三个一批”,做实兜底保障

出台《广水市健康扶贫“三个一批”行动方案》,明确了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管理一批和重病兜底保障一批的工作要求。一是开展大病集中救治行动。根据省、随州市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有关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确定我市一医院、二医院两家大病集中救治定点医院,从2家定点医院抽调技术骨干组成大病救治专家团队,按照“一人一案”要求,为大病患者逐一制定诊疗方案集中救治,确保大病患者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截止2020年7月,我市共集中救治大病患者429人次。二是开展慢病签约管理行动。不断加大慢病管理宣传和签约服务落实力度,实现了在家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病签约管理全覆盖,同时,将今年疫情防控救治中已治愈的386名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和421名疑似患者全部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畴。与武汉华同合作,在骆店、十里、杨寨3个镇办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慢病团体管理试点探索,积极引导慢病患者主动调适心理、合理膳食、合理运动,慢病管理初见成效。同时,落实村医生活补助待遇,稳定了村医队伍,兜牢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网底。三是开展重症兜底保障行动。建立并完善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基础、以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为辅助、商业补充保险兜底的“四位一体”贫困人口医疗保障体系。2020年1月-7月,我市贫困人口共住院9741人次,住院总费用5870万元,政策内费用5536万元,共计支付资金5174万元。其中,基本医疗报销4016万元、大病保险支付322万元、医疗救助792万元、补充保险支付16万元、医院自身承担28万元,精准扶贫对象住院政策范围内综合实际报销比例为93.46%,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8.14%。其中,县域内住院8752人次,住院总费用4216万元,政策内费用4061万元,共计支付资金3841万元。其中,基本医疗报销3279万元、大病保险支付47万元、医疗救助506万元、补充保险支付8万元、医院自身承担24万元,精准扶贫对象住院政策范围内综合实际报销比例为94.58%,实际报销比例达到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