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们的先辈是怎样从江西迁徙到应山的?

今年五月中旬,我俩因参加大学同学聚会而去了一趟江西九江。在九江乘坐的士时,听到司机的口音颇似应山话;经打听,他说自己是地地道道的九江德安县人。德安与应山相隔近千里,口音为何如此接近?这一现象引起了我们的深思,令我们蓦然间回忆起小时候父母亲常说起的一句话:“我们的祖籍在江西,从麻城筷子街经过麻城过籍,迁移过来的。”回到广州后,经过上网查询相关资料,上述传言果然得到了印证。

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先后发生过多次大规模有组织的移民运动,明朝初年的大移民便是其中之一;而“江西填湖广”则是明初大移民的一部分(另一部分则是“湖广填四川”)。据历史学者曹树基在《中国移民史第5卷:明时期》中介绍:在洪武年间(早期)湖北地区的174万总人口(不包括施州地区的少数民数人口)中,土著人口占43%,移民人口占57%。根据各府的移民原籍作一统计,在湖北的98万移民人口中, 江西籍移民约为69万,占移民总人口的70%。湖南全区在洪武年间的278.7万各类在籍人口中,元末及洪武年间迁入的民籍和军籍移民达73.1万人 (包括移民移人湖南后所生子女),占当时全区人口四分之一。

那么,明朝初年为什么要进行大移民呢? 这得从元朝统治者对汉人居住地区的残酷统治及元朝末年的农民起义与战争说起。众所周知,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政权。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他们对中原、两广及四川地区的人民(以汉人为主,也包括少数民族人民)实行严酷的镇压和野蛮的杀戮政策,导致这些地区人口大量减少。元朝末年的农民大起义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元末农民起义最后以朱元璋获胜、建立明朝为结局。朱元璋是经过多年征战、扫平陈友谅等人的队伍后才取得最后胜利的,而湖北则是朱元璋与陈友谅激战的主战场。陈友谅是湖北黄州人,他的部队以湖北为根据地,与朱元璋的军队以死相搏。连绵不断的战争,给湖北地区的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和逃逸。此时还发生了陈友谅的部下明玉珍因害怕朱元璋报复,带领几十万人入川事件。据历史资料介绍,明玉珍带到四川的人口大约是30-40万,主要来自随州府和德安府(即后来的孝感地区各县市)。

明朝建立时,德安府居民总数不到2万人,加上三千名驻军,总人口不到2.3万人,平均1平方公里只有5个人,可谓地广人稀,不进行大规模移民是难以发展的。恰在此时,明太祖朱元璋采纳了湖南省一位地方官吏“关于移民湖广”的奏折,决定从人口比较稠密的江西等地迁移一批老百姓来湖南、湖北定居。一场大规模的“江西填湖广”的移民运动就这样开始了。

为什么要从江西迁移人口到湖北、湖南呢?其原因有二:第一,江西相对于湖北和湖南,人口比较多。原来,从宋代中叶开始,紧靠长江的大别山,是宋与金、元的分界线,连绵不断的战争,导致众多的湖北难民为躲避战火而逃往江南江西九江一带。元末朱元璋与陈友谅的多年对峙,又迫使很多湖北人逃往江西九江,这对明朝初年九江附近地区人口的分布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从江西移民到湖北、湖南,是顺理成章的选择。第二,江西毗邻湖北、湖南,人口迁移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此次江西填湖北的对象地区包括德安府、随州府、襄州府及附近地区,应山届时归德安府管辖,自然有许多江西移民迁入。据考查,当代应山的大多数城乡居民,都是当时江西九江移民的后代。家住应山龙泉镇的广水市委党校潘成忠老师,早在2006年以前为写家谱就专门考证过这一问题,并先后撰写了《湖北人寻根:元末明初江西麻城是现在哪里?》《麻城过籍——感恩的心》等文章,以博客的形式在网上发表。

据介绍,他通过查询《应山县志》第91页《应山县部分族谱所载人口流一览表》,并查阅张、顔、汪、魏、李、熊、明、杜、袁、喻、韩、易、郝、胡等十四个姓氏的族谱资料,发现有七个姓氏的族谱在“原籍”一栏写的是“江西麻城”,有2个姓氏的族谱在“原籍”一栏填写的是“湖北麻城”,只有汪姓族谱记载为“安徽休宁”,明姓族谱记载为“兴国州(阳新县)。这说明,大多数应山人是明朝初年从江西麻城迁徙过来的。

还须指出,《应山县志》在引用族谱资料时,前面未加限制词的“麻城”和前面加了限制词“湖北”的“麻城”显然是有区别的。后者“湖北麻城”说得清清楚楚,因湖北确有“麻城”。而前面未加限制词的“麻城”显然非湖北“麻城”,而是指江西“麻城”。江西有无“麻城”呢?回答是肯定的。据广水市委党校潘成忠老师介绍,2006年他在收集、整理周边县市潘氏宗谱资料时,发现江西省确实有个叫“麻城”的地方。这些族谱资料都可以作为“江西麻城”的佐证材料。这些族谱资料是:资料1、湖北省云梦县潘家窑潘氏支谱记载“道本公,佐林公之幼子,季孙公八十七世孙,妣张氏,子三:应佐、应书、应太。公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由江西德安府麻城筷子街与其兄弟过籍荆楚德安府云梦泽居住。公居潘家窑,为潘家窑之始祖。” 资料2、湖北省原孝感县(今孝南区)潘家庙潘氏支谱记载:洪公,信卿公之子,系季孙公八十九世孙,妣氏张老孺人,子一:章。公于弘治五年(公元1488年),由江西麻城筷子街迁汉阳府孝感县广阳乡新安村居住。资料3、湖北省汉川县潘氏支谱载:伯矶公,锦公之子,以文公之孙,季孙公八十七世裔,公生于元至正八年(公元1348年),卒于明宣德五年(公元1430年),公与妣倪氏俱葬于大松湖汈咀,即汉川县北门霍城村正西约一公里半,公原籍江西德安县筷子街。” 从以上引述的三条资料看,资料1和资料2都提到“麻城筷子街”。资料1告诉我们,“麻城筷子街”隶属于“江西德安府”;资料2告诉我们,“麻城筷子街”隶属于“江西”;资料3没有提及“麻城”,但它告诉我们,“筷子街”在“江西德安县”。综合分析这三条资料传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江西确有一个叫做“麻城”的地方,它的具体地点在江西德安县;而且,这里有一个小集镇叫“筷子街”。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在悠悠的岁月里,在一代一代人的口耳相传中,“湖北”与“江西”的区别渐渐被人们淡忘了、模糊了,留在人们记忆中的只剩下“麻城筷子街”几个字。

对于上述事实,我们也可从《应山县志》中找到作证。据1990年出版的《应山县志》记载:“明洪武年间,因‘经元末之战,此盖战场也,戎马蹂踏,化为兵火之墟,而无复畛之迹’(清同治《应山县志》语),境内几无人烟。据本县流传的族谱所载,其始祖均于明朝上中叶由外地迁入,大部分为麻城移民,他们插草为标,划地结庐,劈山开田筑园树桑,认贡纳赋,子孙繁衍至今。民间所谓‘麻城过籍’,即由此而来。”这里所谓“麻城过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移民是从麻城办理移民手续后迁移到应山的(说明:湖北麻城是当年江西移民迁往湖北孝感的必经之地,那里设有办理过籍手续的办事机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过籍手续,基本上都是在这里办理的。同时,按照明朝政府的规定,只有办理了过籍手续,才能获得正式的迁入省的户籍,才能享受免租等政策优惠)。

岁月悠悠,楚天空阔,八百年历史弹指一挥间。想当年,我们的先辈跋山涉水,荜路蓝缕,离开祖驻之地江西九江,从千里之外迁徙至应山,在这里划地结庐,劈山开田,筑园树桑,吃尽千般苦,受够世间累,为我们这些后来儿孙开辟出一片片锦绣田园。对于他们的丰功伟绩,我们应该世世代代永远牢记。

同时,我们也应牢牢记住祖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江西九江市德安县麻城筷子街。那里与我们有着非常深厚的联系,有我们大多数应山人的根。亲爱的朋友,如果您有机会,请到那里走一走吧!在那里,您可以听到真正的乡音,找到名副其实的老乡!

程道才   汪苏华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