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中华文明基因,我校历史组特别策划的“探姓氏之源 寻汉字之根”第二课堂活动,历时一个月征集与评选,于近日圆满落幕。全校学子以姓氏为线索,以汉字为媒介,在笔墨间探寻血脉根源,在典籍中对话历史长河。
一个姓氏,就是一部家族史。益众学子们在《百家姓》中认真寻找自己的姓氏,并通过查阅书籍、网络资源等,了解自己姓氏的起源和演变。“宋”姓学子宋文轩考据商朝微子启封国于宋,溯源“以国为姓”的古老传统;“蔡”姓同学蔡玥妍结合《史记》记载,还原周文王之子叔度封蔡的历史渊源;孙飞扬同学用繁体字、小篆和隶书分别撰写他的名字。作品既呈现严谨考据,又融入家族口述史,让姓氏文化“活”了起来。甲骨文的拙朴、小篆的圆劲、隶书的方正……同学们在A3纸上与墨香中复刻汉字之美。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益众高中历史学科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姓氏变迁这个窗口,初步了解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的姓氏起源与演化,纵览我们民族瑰丽神奇的文化发展史。本次活动虽已落幕,但文化寻根的旅程永无止境。未来,我校将继续以创新实践激活传统文化,让年轻一代在历史深处找到精神原乡。(通讯员:熊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