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妙手织就民生锦绣 匠心擘画财政新篇

财政工作是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是社会治理的“压舱石”。

2024年,广水市财政局将财政职能深度融入全市发展大局,统筹资金、资产、资源为一体,运用“大财政”理念,以“绣花功夫”雕琢公共财政体系,用“铁算盘的精度”与“大账本的温度”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县域财政答卷。

2024年,广水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85,008万元,同比增长12.8%。同年12月,该市财政局荣膺“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今年一季度,广水市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62,272万元,同比增长15.4%,实现收入“开门红”。

当好优服务“店小二”,奏响发展强音

2024年,广水市低碳冶金产业集群入选全省29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广水市财政局作为该市低碳冶金循环产业链链长单位,以省级杨寨工业园为平台,大力推进工业“延链补链强链”,近年来成功签约落地9个项目,投资总额达45.8亿元。2024年,产业链实现工业产值153.6亿元,产业规模快速扩大,释放了集聚效应。

服务是连接政府与市场的桥梁,是激发市场活力的关键。广水市财政局始终将服务挺在最前沿,以“店小二”精神深耕服务沃土,用政策精度、便民温度、创新力度,构建全方位、全周期、全链条的服务体系。

全面推行政府采购专员制度。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完善制度体系,明确政府采购专员的产生方式和工作职责。强化岗位设置,在全市163个预算单位精心挑选320名优秀人员担任政府采购专员,建立专员数据档案库。加强采购专员培训,制定三年培训工作方案,组织开展18期业务培训会,为专员提供业务指导和服务。

积极探索以“大代理”新理念构建政府采购合作新模式。通过聘请顾问讲解、组织实地观摩等方式,全面提升代理机构的专业化水平和服务意识。制定相关方案和办法,明确“大代理”工作内容、方式和评价体系,规范代理机构行为。通过推行试点工作,为政府节约项目资金279万元。评价期内,政府采购合同签订时间由6个工作日缩短到平均3个工作日,预付款支付时间由3.9个工作日缩短到平均2个工作日,新增合同融资总额17,724万元,同比增长52%,切实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

下足惠民生“绣花功”,织就幸福经纬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广水市财政局始终秉持“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初心使命,以“绣花功夫”精耕细作民生领域,将一笔笔“真金白银”转化为群众可知可感的幸福实景,用精细化的财政管理织密民生保障网,勾勒出一幅幅有温度、有质感的幸福画卷。

成立基层财务监督暨财政规范管理督查专项检查组,对全市镇办、财政机构围绕预算管理、内控建设、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等六大方面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问题按期整改到位,提升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水平,为强化财政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围绕惠民惠农领域政策落实情况,以着力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为突破口,通过开展专项治理“回头看”,及时消除政策落实“中梗阻”问题,确保各项福利救助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不定期进行专项检查,常态化运用大数据开展城乡低保、特困等惠民政策落实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查找问题、分析原因、加强监管、堵塞漏洞,确保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到人到户。

以构建“大监督”体系为主要抓手,重点整治惠农补贴资金跑冒滴漏、骗取套取等问题,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监管,着力推进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落袋为安”。组织工作专班开展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镇办督查,紧盯“一卡通”管理、资金到账情况等关键点,自查补贴资金发放全过程中的风险点,做到早预防、早规避、早完善。

(通讯员刘冬、高晓涵、方谦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