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奔走3月,解决1.2亿元技改资金缺口!这里,以干部成长助力产业腾飞

在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号角吹响之际,广水市迅速行动,以一场深刻的干部作风与能力变革,书写着令人瞩目的发展新篇。

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杨寨镇结合“干部素质提升年”工作部署,以破竹之势、赶考之姿,将干部成长与产业腾飞紧密结合,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磅礴动力。

坚持能力提升“全链条”,激发经济活力

在杨寨镇省级工业园区,一派繁忙景象。

新煌循环产业园项目建设如火如荼,挖掘机的轰鸣声与建设者们的号子声交织成一曲奋进的乐章;华鑫冶金工业有限公司的轧钢车间内,技改后的生产线满负荷运转,钢花飞溅间映照出曾经的困境与如今的辉煌。

这里,正是杨寨镇干部素质提升结出累累硕果的生动见证。

回溯往昔,华鑫冶金曾因资金链断裂两度停产,陷入发展绝境。彼时的杨寨镇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深知企业是镇域经济的生命线。

为助企业脱困,镇党委政府连续3个月驻厂调研,联动市金融局多方奔走,最终促成企业与武汉钢铁产业基金对接,成功解决1.2亿元技改资金缺口。

如今,华鑫冶金不仅重焕生机,更衍生出两家子公司,带动1300余人就业,跻身湖北民营企业制造业百强第42位。

这背后,是干部们以担当为笔、以智慧为墨,精心绘制的发展蓝图。

广水市秉持“工业强市”战略,全力培育低碳冶金产业集群。杨寨镇紧跟步伐,聚焦钢铁冶金产业链延伸,积极引进众擎新材料公司高端金属深加工项目。

为促成项目落地,镇里迅速组建攻坚专班,一路围绕核心条款“车轮战”研判,一路协调配套事宜。专班人员日夜连轴转,问题不过夜,仅用时2个多月便促成项目成功签约并动工。这般“广水速度”“杨寨效率”,正是干部素质提升带来的直接成效。

锻造攻坚克难“硬本领”,优化服务保障

杨寨镇还大力推动道路升级改造,为产业发展铺就快车道。

黄杨线、京猫线等道路升级项目相继竣工,冶金大道延伸段缩短运输距离5公里,铁路货场改造后货运能力大幅提升。

交通的便利,不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更为园区招商引资构建起“硬交通+软服务”双重优势,推动隆晟钢铁、昱通铜业等项目接连落地,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闭环,园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飞跃式增长。

干部素质提升,不止于项目招引与企业纾困,更体现在服务群众、保障民生的点滴细节。

在新煌循环产业园项目推进过程中,涉及小杨湾18户居民房屋拆迁。

面对居民对政策的误解与抵触,杨寨镇工作专班多次上门沟通,耐心讲解政策。专班人员贴心帮扶腿脚不便的80岁居民曾才红搬家,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

最终,仅用两周便完成全部拆迁安置工作,群众满意,项目顺利推进。

与此同时,杨寨镇还积极盘活闲置资源,协调将原老农商行、金鼎社区老旧房屋改造后提供给企业,解决员工住宿难题。

“政府的周到服务,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抓生产。”广水新煌循环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郑健说道。干部们化身“店小二”,以最短时间、最快速度为企业排忧解难,让企业扎根杨寨的决心更加坚定。

2025年,杨寨镇再度上榜“全国镇域经济500强”,位居第362位,与上年相比提升6位。

杨寨镇还成功跻身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试点,如全国重点镇试点、湖北省“四化同步”示范乡镇试点等,并获批成为省级工业园区和省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今年杨寨镇第四次蝉联“全国文明村镇”,被授予“国家卫生镇”。

激活创新发展“强引擎”,绘就发展蓝图

杨寨镇的发展,是广水市“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成效的精彩缩影。

1至5月,广水市新引进3000万元以上项目10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个,智能制造等制造业类项目占比达92%,创多年新高。广水市低碳冶金产业集群再度入选2025年全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

干部们以担当为笔、以实干为墨,在广水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幅产业兴旺、民生改善的壮美画卷。

为拓宽干部视野,汲取先进经验,广水市组织52名干部赴福建福安研学。

年轻干部在研学中深入坦洋村,学习“茶文旅融合”创新模式;走进巨龙电机,体会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魅力;探秘“不锈钢小镇”,感悟科技创新催生千亿产业集群的强大力量。

他们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路回,将所学所思融入广水发展实践,为当地特色农产品升级、文旅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站在新起点,广水市党员干部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更高站位、更大格局、更强本领,为建成支点、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向着“再进位、冲百强、创辉煌”目标奋勇前行,为全省发展大局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