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集体兴建的6个蔬菜大棚,项目预算不是100万元吗?咋实际花了120多万元?”近日,湖北省广水市十里街道纪工委书记在日常浏览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时,一条群众投诉信息迅速引起警觉。这看似细微的数字差异,背后折射出群众对村集体资金规范使用的高度关注。
今年以来,广水市纪委监委聚焦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以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为依托,创新推行“晒查访”阳光工作法,通过动态公开晒权、精准核查督权、回访问效评权,全力构建专责监督与群众监督贯通融合的信息化监督体系,为乡村振兴筑牢廉洁屏障。
为让基层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该市纪委监委将“晒”作为监督基础,督促全市各村(社区)通过“监督一点通”平台全面公开村级事务。从集体资金使用、项目建设进展到惠民政策落实,凡群众关心关切的事项均纳入公开范围,确保权力运行全程留痕、随时可查。今年以来,全市已通过平台动态“晒”出村级事务信息10,880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知晓村务详情。
“晒”出信息更要“查”出实效。该市建立平台投诉快速响应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线索实行“清单化管理、销号式办理”。接到十里街道双塘村蔬菜大棚项目资金疑问的投诉后,纪工委迅速启动“晒查访”工作机制,先通过平台核实村务公开信息完整性,再成立专班奔赴现场核查。专班人员逐条查阅项目合同、财务凭证和设备采购清单,最终查清额外20万元系智慧农业管理设备支出,因公开不及时导致群众误解。这种“平台筛查 + 实地核验”的双线核查模式,确保问题线索件件有核实、事事有回音。截至目前,全市通过平台核查群众投诉36件,均已办结反馈。
“查”清问题更要“访”暖民心。广水市纪委监委把群众满意度作为检验监督成效的标尺,对核查处理结果实行“必回访”制度。双塘村案例中,核查专班在督促村委会补全公开信息后,带着原始凭证上门向投诉群众面对面解释,用“清白账”解开“群众心结”。通过精准回访、真诚沟通,该市相关投诉回访满意率达99%,有效化解了基层矛盾、凝聚了民心共识。
“这次教训提醒我们,群众通过‘监督一点通’时刻在监督,幸亏有了‘晒查访’机制,及时还了村委会的‘清白’。” 双塘村党支部书记的感慨,道出了“晒查访”工作法的实践价值。该市纪委监委还通过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推动完善村级事务公开规范、小微权力运行流程等制度,编制基层监督“防未病”清单,督促各村(社区)定期自查自纠,从源头上防范小微权力运行风险。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优化‘晒查访’工作机制,深化‘监督一点通’平台应用,紧盯村级资金使用、项目建设等关键环节,既严查‘微腐败’,又提升服务效能,让每一分乡村振兴资金都用在明处、暖到民心。”广水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讯员黄彦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