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我市学校心理辅导全面升级 筑牢学生心理健康防线

新学期以来,我市各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点工作,通过课程建设、筛查干预、家校协同等多项举措,全面强化学生心理辅导,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实验小学“心灵驿站”,专业教师正带领学生开展心理辅导活动。音乐放松疗法帮助学生在舒缓旋律中释放压力、调节情绪;沙盘游戏则让学生自由表达内心世界,教师在观察中及时识别并疏导情绪问题。

实验初级中学通过游戏互动、情景模拟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与压力应对技巧。目前,心理健康课程已覆盖全市所有中小学,每两周至少1课时,成为学生常态化学习内容。

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彭沂月:“我们建立了学生心理成长档案,定期进行筛查评估,对需要关注的学生开展一对一辅导。同时培训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共同关注学生心理状态。每学期每班选一男一女两名学生作为心理委员进行定期的知识宣讲和培训,每年的五月份开展五二五的游园会来丰富同学们的心理学习生活。”

各校均设立心理驿站,依托专业手段开展特色活动,为学生提供安全、信任的表达空间,有效缓解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等心理困扰。许多学生反馈,在驿站中感受到被倾听和理解,学会了与自我和解、与他人相处。

学生:“我们学校平时会不间断给学生们做心理健康检测,还建有独立的心理咨询室,平时同学们有烦心事都可以咨询,我也非常庆幸遇到了一个好的班主任李清梅老师,她是随州市心理健康的指导老师,每当我们不开心,有困扰都会去找她谈,她就像我们的朋友,烦恼解决后,心情都舒畅不少。”

家校协同是心理教育的关键环节。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家长掌握科学教育方法,并联合团市委、卫健局、红十字会、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公益活动,构建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学生家长:“学校经常组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让我们学会了如何与孩子沟通,如何识别孩子的情绪变化,这样的指导非常及时、实用。”

面对专业人才短缺,我市加大专职心理教师编制,通过“内培外引”加强队伍建设。一方面联合高校及机构开展系统培训和资格认证,另一方面积极引进心理学专业毕业生,优化队伍结构。目前,全市各校均已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并建立区域教研共同体,实现经验共享。

市教育局表示,将继续加大投入,完善“预防-筛查-干预”一体化机制,建强专业队伍,深化家校社协同,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融媒体记者:宋蓓

责编:王译萱

审核:陈春莲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