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20 日,广水市第二届 “新华杯” 中小学师生(初中组)讲书比赛在市实验初级中学学术报告厅落幕。广水市骆店中学王晴瑶老师凭借《黑暗中的光芒 绝境里的信仰 —— 品读〈红岩〉的精神》的深情演绎,斩获一等奖,其对红色经典的生动再现,成为赛场最震撼的高光时刻。
当日教师组赛程进入尾声,前 20 位选手讲述结束后,会场稍显嘈杂。王晴瑶缓步登台,一句 “翻开《红岩》,扑面而来的不仅是历史的硝烟,更是人性的光辉”,她气场沉稳,声线笃定,抬眼间喧嚣渐止,全场目光齐刷刷聚焦于她。她先清晰铺陈故事背景:1948 至 1949 年的重庆,黎明前的黑暗笼罩着白公馆、渣滓洞,那里是共产党人的炼狱,却燃烧着不灭的信仰之火。
讲到江姐受审的片段时,她的演绎堪称震撼。“你说不说?不说就再钉!” 她模仿特务头子徐鹏飞的声音,冷酷中带着暴戾,瞬间将听众拉入那个残酷的场景。紧接着,她缓缓举起左手,凝视着自己的指尖,脸上掠过痛苦的神情 —— 仿佛那一根根竹签正钉进指甲缝,鲜血似要从指缝渗出。但她的眼神没有丝毫动摇,反而愈发坚毅,随即化身江姐,厉声回击:“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你们可以钉断我的手,杀我的头,休想从我嘴里得到一个字!” 字字如淬火的钢钉,钉在人们心上,话音落时,整个会场瞬间静得能听见呼吸的起伏,连空气都似被这股凛然正气冻住,凝滞成沉甸甸的敬畏,压得人屏声静气,只剩目光紧紧锁在那道坚毅的身影上。
她的讲述不止于江姐。提及小萝卜头时,她语气转柔,重现那个孩子天真的疑问:“妈妈,树也会站岗吗?”“那我也做一片小松针,扎他们的眼睛!” 稚嫩的话语里,藏着革命后代对信仰最纯粹的传承,让在场听众眼眶发热。
整场讲述中,她以声传情、以形传神,让《红岩》中的英雄仿佛穿透书页,在听众眼前鲜活起来。现场静得能听见笔尖划过纸张的轻响,直至最后一个字落下,雷鸣般的掌声才轰然响起,经久不息。
这份精彩并非偶然。王晴瑶老师平日深耕语文教学,不仅注重自身演讲与表达能力的打磨,更带动骆店中学语文组深耕阅读育人:她牵头组织 “经典共读” 活动,带领学生品读《红岩》《红星照耀中国》等红色名著,指导学生从文字中挖掘精神内核;通过 “故事讲堂”“课本剧展演” 等形式,鼓励学生站上讲台,将阅读感悟转化为生动表达。此次获奖,既是她个人刻苦钻研的成果,更印证了骆店中学长期以来以阅读为基、以育人为本的育人成效 —— 让红色基因在书香中浸润,让信仰的种子在少年心中扎根。
(通讯员:武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