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一头连着田间地头,一头连着百姓餐桌,是关系百姓生活利益的民生工程。关庙镇政协工作组坚持问题导向,群众满意导向,2025年7月23日关庙街社区以“关庙街农贸市场改造升级”为主题,邀请政协活动组、党员群众代表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市政协副主席刘东辉参加此次活动。
闻民生、汇民情,聚焦群众“微心愿”。关庙街农贸市场建于2011年,由于农贸市场年久失修,管理无序,市场环境脏乱差,且每逢集日易造成交通拥堵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群众和商贩对升级改造农贸市场的诉求强烈。 群众有需求,政协有行动,关庙镇政协工作组在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基础上,以开展一线协商活动为抓手,走访联系市场周边群众,通过与群众面对面、零距离交谈,充分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广泛收集农贸市场管理中存在的难点、堵点,并提出解决方案上报关庙镇党委政府。在政协委员积极呼吁、市领导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关庙街农贸市场计划投资200万元进行拆除重建。
集民智、解民忧,调动群众“微力量”。 重建方案确定后,如何建好群众满意的新市场成为关键。政协工作组坚持“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充分发挥协商民主优势。通过召开多轮由政协委员、社区干部、村民代表、原市场经营户共同参与的“诸葛亮会”,围绕新市场的功能分区、摊位设计、管理规则、配套设施等核心议题,广泛听取意见建议,汲取基层智慧。经营户提出的“市场布局要规范”“摊位大小要合理”“通风排水要完善”“消防设施要齐全”等“金点子”被充分吸纳进重建计划。同时,积极引导群众参与监督,推选代表组成“关庙街农贸市场改造监督小组”,对工程质量、进度进行全程跟踪,确保项目公开透明、符合民意。这一过程帮助化解市场升级改造施工期间与周边居民产生的矛盾纠纷,鼓励群众与辖区市场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拉近市场与周边居民距离,营造良好的邻里氛围。
舒民心、惠民利,落实群众“微实事”。市场主体改造升级只是第一步,“晴天扬尘、雨天泥泞”依然是困扰群众出行和制约市场活力的“肠梗阻”,群众反映强烈的“心头病”。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协工作组精准把脉道路痛点,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在充分论证基础上,形成专项报告,积极向镇党委政府和市级相关部门呼吁、协商,争取支持。在市领导重视和各部门协同下,关庙街设施提档升级作为农贸市场改造的配套项目顺利落地。工程累计铺设沥青路面2公里,优化人行道2公里,新增大棚内照明灯7个,路灯3个,并同步配套升级排水系统。政协工作组心系群众、精准发力,将一件件惠及千家万户的“微实事”办到了群众心坎上,让“小市场”与“硬道路”共同托起了关庙街百姓的“大幸福”。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关庙镇将农贸市场改造与城镇品质提升、基层治理创新深度融合,既通过硬件升级守护好群众“菜篮子”的安全与便捷,更以民生工程凝聚民心共识,让“人间烟火气”成为基层治理的“润滑剂”、党群关系的“黏合剂”。关庙镇政协委员杨东涛表示:“下一步,镇政协工作组将继续坚持履职为民,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职能优势,持续为关庙镇民生事业发力,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