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辣椒苗、番茄苗、菜薹苗 广水“育苗书记”的四季“育苗经”

秋意渐浓,广水市城郊街道长辛源现代农业产业园,智能玻璃温室和8个温棚整齐排列。最后一批辣椒苗刚刚完成出盘,工人们正弯腰清理苗床,为下一批培育红菜薹做准备。

春夏育辣椒王、秋天育小番茄、冬天育红菜薹,长辛源的育苗产业井井有条、分外红火,而这一切都源于一位“半路出家”的“育苗书记”——吴等。

2019年,因工作调动返乡的吴等,怎么也没想到,四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乡亲们口中的“育苗书记”,更没想到他会带领一个负债120多万元的“空壳村”,走出一条以育苗为核心的产业逆袭之路。

2021年底,吴等当选为长辛村村干部。那时的长辛村,集体外债高筑,账户空空如也。“无级无岗的穷干部”,是乡亲们对他的调侃,也是现实的无情写照。

但吴等认死理。他带着笔记本走遍全村田埂,看清了一个事实:长辛村缺的不是地,是能“造血”的产业。

一次偶然的机会,随州品源公司计划发展辣椒种植,签下9万亩订单。吴等惊觉这是个好机会,便急忙赶回村,拉着驻村书记和村委会班子成员召开紧急会议。村里人既兴奋又犹豫,吴等也心里打鼓。他连夜驱车赶赴武汉,找到在周黑鸭任职的老同学周坤。

周坤一针见血:“做上游,搞育苗。”这句话,点亮了吴等的创业方向。

2023年,吴等正式当选为长辛村党支部书记,他上任的第一件事:专攻育苗!

方向定了,路却不好走。

为取回“真经”,吴等九赴山东寿光,掌握了智能温室技术。

2023年7月,项目启动建设,计划总投资3亿元。建设中途,投资团队却临时撤资,项目濒临搁浅。

“那时真是愁得整夜整夜睡不着。”吴等回忆道。

广水市城郊街道办事处得知消息后,主动牵线广水乡村合作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为公司争取到400万元注资。

吴等也四处奔走,成功申请到20万元创业贷款,又通过人社局牵线,联系上湖北省农科院的专家,硬是靠着一股韧劲,把第一批优质辣椒苗育成了。

3200平方米的智能玻璃温室内,遮阳帘、阳光板、保温棉、加热器等均可通过传感器自动调节,确保温度恒定在12℃至25℃之间。苗床下,红绿阀门分别控制水肥一体化灌溉进出,黄色水帘与对面风机联动,形成保湿降温的“人工气候”。

同时,温室分设潮汐苗床和手摇苗床,前者能全程培育至结果,后者则专攻育苗,一条自动化流水线日均能育3000盘辣椒苗。

今年2月,长辛源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式投产,育苗订单也纷至沓来。

周黑鸭辣椒基地1万亩种苗订单、中铁十一局180亩小番茄苗采购、武汉洪山菜薹特许授权育苗……目前长辛源的育苗示范基地已全部种植,预计实现年产值750万元,年利润120万元,帮助23户农户的就地就业,户均年增收3.6万元。

“等完成这批小番茄、红菜薹的订单,最少收益150万元。”吴等算了一笔账,1亩地成本相当的前提下,长辛源全年无休,育苗产量是传统种植产量的4倍。

从负债村到育苗产业园,长辛村的蜕变肉眼可见,正如吴等常说的那样:“我就是个返乡的村里人。能和大家一起把日子过红火,比啥都强。”

眼下,他又订下了90万元的洪山菜薹种子,新一轮的育苗季即将开始。而在二期规划中,一个集科技育苗、订单农业、电商赋能、成品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模式正在缓缓铺开——那时的长辛村,不再只是一个村庄,更是一座智慧农业的样板园区。

(通讯员 李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