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小提案”撬动“大发展” 广水政协:“三力”融合锻造履职新高度

近年来,广水市政协坚持深谋实抓,精准发力,以增强提案向心力、凝聚力、落实力“三力”融合之功,将委员们的“纸上建言”高效转化为推动广水高质量发展的“实景画卷”,让“小提案”撬动“大发展”。

善思善谋  在服务大局中凝聚发展“向心力”

广水市政协始终坚持将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置于提案工作的首位,引导广大委员从讲政治的高度,多提符合政策法规、贴近发展实际的精品提案。

紧扣中心“定盘星”,提升靶向精度。提案的价值在于精准服务发展大局。广水市政协聚焦全市重大发展战略,积极运用提案凝聚共识、建言献策。分期分批安排基层政协委员参加视察调研活动、列席政协常委会会议、担任有关部门政风行风民主监督员,拓展委员知情明政渠道,扩大委员履职视野。

饱含真情“接地气”,提升建言温度。提案工作不仅要有“高度”,更要有“温度”。广水市政协始终坚持提案为民,将推进解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作为提案工作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服务基层、服务群众“双服务”活动,委员们走进田间地头、工厂车间、社区楼宇,及时通过提案察民情、汇民智、解民忧。近年来,该市涉及教育、就医、养老、社保等民生领域的监督性提案占比持续超过50%,政协提案成为回应社会关切、解决民生难题的重要渠道。

善作善成  在深度互动中画好民意“同心圆”

协商,是工作的主线,是提升提案工作质效的关键一环。广水市政协不断丰富协商形式、优化协商程序,在提、办双方之间搭起高效畅通的桥梁,画好凝聚共识的“同心圆”。

以协商严把“入口关”,提升提案质量。充分发挥提案审查的质量导向作用,加强立案协商。对于内容宽泛、建议笼统的提案,及时商请提案者“回炉打磨”;对不符合立案要求的,耐心沟通作撤案处理。交办环节联合党政督查机构,与相关单位反复沟通,协商确定承办单位,对涉及多部门的综合性提案,明确主、会办单位,确保每一份提案都能精准“落户”。

让协商贯穿“全过程”,提升办理实效。严格落实提案办前、办中、办后“三见面”制度,对办理方案、措施、结果充分协商,形成共识,年度见面率达100%。围绕工业经济、现代农业、文旅融合等13个重点议题,深入开展“一线协商”活动,将会议室搬到项目现场,把议题摆在发展前沿。建立132个协商议事平台,围绕286个具体议题,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300余件。

善始善终  在跟踪问效中跑出落实“加速度”

广水市政协建立起一套覆盖全面、务实高效的督办体系,以强有力的监督增强提案落实力,跑出成果转化“加速度”。

强化机制“硬约束”,实现督办全覆盖。建立详尽的提案办理工作台账,对提案运行状态全程跟踪管理。主席会议定期审定年度重点提案与督导方案,组织开展专项督办活动。建立党政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提案制度,由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参加提案办理协商、审定签批办理答复,推动重点难点问题解决。将年度提案督办任务逐一分解,确保每件提案都有人问、有人管、有人督。

聚焦质效“回头看”,确保建言落到实。针对重要提案,广水市政协展现出钉钉子精神,跨年度接续办理,实行“订单式”跟进监督。对于已办结的提案,定期组织“回头看”,选取重点提案进行现场视察和督办协商,检查办理成效,巩固办理成果。对杨寨低碳冶金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相关提案及专题协商会议意见,持续跟踪落实,确保决策部署在基层一线落地见效。

(通讯员 刘东辉、高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