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跨区交流促提升 曾都区调研广水农村供水管理工作

近日,曾都区水利和湖泊局、发展和改革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组建调研组,赴广水市专题调研农村供水工程管理工作,实地探寻“广水农村供水管理经验”,为两地民生工程提质增效搭建交流桥梁。

调研组一行走进飞沙河水厂中控室,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原水进水量、供水设施运行状态、水质检测数据等参数实时更新,清晰呈现从取水、制水到输水的全流程管控。“通过这套智能化管理系统,我们实现了对水厂运行的24小时监控,一旦出现异常数据,系统会自动报警并推送信息至管理人员手机,应急处置效率提升了60%。”市润龙供水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汉东向调研组介绍,飞沙河水厂作为广水市规模化供水的中线工程主供水厂,于2023年5月17日建成投入使用。以花山水库、飞沙河水库为水源,水厂设计规模5万m3/d,解决中部的郝店镇、蔡河镇、关庙镇、城郊办事处等9个镇办及1个经济开发区的饮水问题,实际覆盖人口40万人。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广水市水利和湖泊局、发展和改革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领导围绕高统筹建设、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等作经验分享。广水市通过六家国有供水公司建立“监测——应急——管护”三位一体机制、争取专项债券支持项目建设等举措,实现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稳步提升,相关做法得到调研组高度认可。曾都区各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就水质监管标准、工程审批流程、水费收缴规范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双方针对偏远地区管网延伸、季节性供水保障等共性难题交换解决方案。

曾都区调研组组长表示,飞沙河水厂在规模化供水、智能化管控、精细化服务等方面的实践,为曾都区破解农村供水难题提供了宝贵借鉴。下一步,两地将建立农村供水管理经验共享机制,共同推动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

“此次调研不仅是一次经验学习,更是一次思想碰撞,为我们破解农村供水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等难题提供了重要参考。”曾都区调研组表示,将把此次调研成果转化为具体举措,推动两地在供水工程建设、管护技术等领域深化合作。下一步,两地将建立常态化交流机制,共同筑牢农村饮水安全防线,为乡村振兴注入饮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