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广水】广水创新打造“文化+调解”和谐劳动关系新模式

昨日,笔者从广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获悉,今年以来,该市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将杨涟“忠诚、铁骨、清白、奉献”的精神内核融入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实践,创新打造“文化+调解”工作模式,通过“三廉调解法”等特色举措,让古老精神焕发时代活力,推动“案结事了人和”的和谐目标落地生根。

该市创新推出文化浸润,让杨涟精神成为调解工作的“精神罗盘”。以杨涟精神为引领,系统推进调解文化建设,在“和事佬”调解室设立杨涟精神文化墙,悬挂“苟利社稷,死生以之”“威武不能屈”等格言警句;定期组织调解员学习杨涟“拒贿守节”“铁骨铮铮”的历史典故,开展“调解为民”主题研讨,将“忠于人民、坚守原则、清正廉洁”的理念深植人心。与此同时,为将杨涟精神落到实处,该市人社部门还推出“三廉调解法”,即“廉心定调、廉言释理、廉行落地”,让抽象的精神转化为可操作的调解流程,真正实现从历史精神到实践创新的生动转化。此外,还建立了“案后回访+风险提示”机制,对已达成和解的劳资双方进行定期回访,跟踪协议履行情况,防止矛盾反弹。

据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相关人员介绍,今年以来,广水市“和事佬”调解室共受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0多件,调解成功率达63%。

“下步,广水市人社部门要继续深化‘文化+调解’工作模式,将‘三廉调解法’向乡镇(街道)延伸,让杨涟‘忠诚、铁骨、清白、奉献’的精神在基层治理中持续发光发热,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广水经验’”。广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负责人方艳军说。

(李宏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