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广水市深入贯彻落实全省“干部素质提升年”的总体部署,聚焦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活力,通过创新“三选”机制、健全全链条培养体系、搭建“六个一线”历练平台,全力推动年轻干部队伍建设提质增效。一批批优秀的年轻干部正“向上拔节”,在推动广水县域经济“挑大梁”的生动实践中展现出硬核担当。
创新“三选”机制,在源头活水上精准“选苗”
广水市构建了一套全方位、多维度的优秀年轻干部识别选拔体系,通过“竞争比选、调研优选、培训精选”的“三选”机制,确保把真正有潜力、有能力的“好苗子”选出来。
广水市打破隐性台阶,先后组织开展了5期年轻干部常态化比选面谈活动。通过“理论测试+面谈”相结合的模式,对全市600余名年轻干部进行了综合素养的精准识别和专业能力的深度评估。经过严格筛选,最终择优储备了30名正科级和70名副科级优秀年轻干部,成功创建了百名“金字塔”式培养梯队。
广水市委组织部组建了8个专门的调研组,深入了解年轻干部的实际表现和培养潜力。通过集体谈心谈话281人次、“一对一”深度面谈132人次等方式,对年轻干部的成长情况进行实地调研和动态跟踪,并为每一位有潜力的干部建立了详实的成长台账和数据库,为科学选拔任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广水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设置了28期“小班化、拉练式”精品培训班和15期履职能力提升班,持续为年轻干部“充电赋能”。针对性地开设了7期党政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对222名35岁以下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点名调训,通过案例教学、实战演练等方式,靶向提升他们解决复杂问题的实际能力。
健全“传帮带”体系,在多维培育里精心“护苗”
广水市建立了一套立体化的“传帮带”和学习交流体系,确保年轻干部能够快速成长。
广水市全面推行“青蓝结对”导师帮带机制,为全市407名年轻公务员逐一明确了经验丰富的领导干部作为“一对一”帮带导师。通过思想上引导、业务上传授、作风上带教,实现了对年轻干部传帮带的“全覆盖”,帮助他们系好职业生涯的“第一粒扣子”。
精心举办了“广水大讲堂”12期、“年轻干部大讲堂”2期以及多期赴外地培训班。在讲堂上,一批优秀的年轻干部和行业骨干走上讲台,围绕专业知识、工作经验进行专题交流,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积极组织经济部门的年轻干部赴当阳等地学习先进经验,如深入学习并转化运用“五全”招商工作法和项目建设经验,有效推动了学习成果向发展实效的转化。
搭建“六个一线”平台,在淬火成钢中墩苗“壮骨”
实践是培养干部的最好课堂。广水市明确将年轻干部培养的重心放在基层和一线,着力打造干部成长的“练兵场”和“赛马场”。
围绕乡村振兴、基层治理、信访维稳、招商引资、营商环境、项目建设这“六个一线”关键领域,精心选派了40名来自市直部门和镇(街道、开发区)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跨领域、跨层级的“双向”挂职锻炼。截至目前,年轻干部们累计深入基层一线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532个。
在项目建设上,年轻干部冲锋在前,推动了普利赛斯、广金桦等重大项目实现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当年进规,不断刷新项目建设的“广水速度”。在乡村振兴上,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推动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社区)全面清零,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占比高达93%。在产业发展上,年轻干部勇挑重担,积极参与百亿级产业链的建设。以华鑫为链主的百亿低碳冶金产业集群,和以三峰透平为链主的百亿风机智能制造产业集群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双双入选省级重点特色产业集群。
(通讯员 高晓涵、张坤)